瑶族或徭族(越南文:Dao)总人口310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比较悠久。人口為2,637,421(2000年),62.1%在廣西(147萬),21.5%在湖南(70萬),8%在廣東(20萬),8%在雲南(19萬),1.5%在貴州 。此外,江西等地亦有分布。
瑶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挝、泰国北部也分布一些。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越南瑶族人口超过62万,是越南第9大民族。东南亚国家排华年代里,部分还飘洋过海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法国等地。
瑶族民风比较淳朴而强悍。由于常受历代统治者的驱除和歧视,一般在山区居住,因此有“无山不成瑶”之说。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80年代创制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拼写勉语优勉土语。通用汉语。很多人能同时操壮语、苗语等语言。
瑶族的几大支系:
蓝靛瑶——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
红瑶——主要居住在广西龙胜县,穿着红色衣物。
盘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桂平。尊崇盘王。“盘王节”是该分支的重要节日。
山子瑶
顶板瑶
花篮瑶
过山瑶——因受统治者的驱除和歧视,垦荒种植两至三年即离开,重觅垦荒地的瑶民。因总是翻山越岭寻觅垦荒地,无法定居,故称“过山瑶”。居住在湖南新宁县的“八峒瑶”即属此。
白裤瑶——主要居住在广西河池南丹。喜穿白裤,故得名。
八排瑶——主要居住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平地瑶
坳瑶
茶山瑶
背篓瑶——主要居住在广西百色凌云。
一些习俗: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
丧葬有“游尸葬”一说。
輋族、瑤族與畲族:
《說蠻》載:「輋,巢居也」,「輋人亦徭種也」。《南越筆記》說:「賦以刀為準者曰徭,徭所止曰輋,亦曰輋,是為畬蠻之類。」。《嶺表紀蠻》說:「畬與輋同音,蓋以同一種族,故音同字異」。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又說:「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覆居息為輋,故稱徭所止曰輋。自信為狗王後。家有畫像,犬首人服,歲時祝祭。如此說明了明代時廣東一帶輋族的生活、習俗、信仰與及姓氏,均與現代的畬族相若,可証畬族與輋族、瑤族三者之間的密切關係。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第七十六》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下令之後,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腢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首也。帝大喜,而計盤瓠不可妻之以女,又無封爵之道,議欲有報而未知所宜。女聞之,以為帝皇下令,不可違信,因請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盤瓠得女,負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鑒之結,著獨力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尋求,輒遇風雨震晦,使者不得進。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後,因自相夫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