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有效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病残有重要意义。笔者运用蒙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其中男2l例,女9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5岁;原发病有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6例,冠状动脉粥化性心脏病3例。均经头颅CT和(或)头颅核磁确诊。发病时间3小时至1周。
1.2治疗方法①所有患者应用20%甘露醇250ml或根据病情而灵活应用,维脑路通注射液0.4g,胞二磷胆碱O.5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血栓通0.3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同时加用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舒筋脉络、镇静安神、行气血功能的蒙药珍宝丸15粒,午饭后口服,并用具有清血热作用的蒙药十三味红汤4g水煎做药引;晚上睡前服用具有祛风通窍、舒筋活络、镇静安神,除“协日乌苏”的蒙药嘎日迪一13味5~7粒;早饭前服用助消化,防便秘药物六味安消散4g,1个疗程14d,一般治疗3—5个疗程。②所有患者给予“蒙医五疗”中的针灸、推拿按摩两种方法治疗,针灸疗法:取患者患侧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合谷、足三里、肩龋、手三里、风池、阳陵泉、阴陵泉、太冲、曲尺、肾俞等穴位,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30min,1次/d,14d为1个疗程。推拿按摩手法采用一指禅推、按揉、拿、捏、摇、扳、抖、搓、捻等手法,按揉患侧头面部阳白、印堂、睛明、四白、迎香、太阳、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上肢按揉肩、臀孺、曲池、手三里等穴,配合肩、肘、腕三关节的扳法,摇肩关节,拿捏上肢,最后搓、抖上肢、捻五指。下肢按揉髀关、膝眼、梁丘、血海、解溪、足三里、涌泉、犊鼻、上臣虚、下臣虚、三阴交、风市等穴,配合髋、膝、踝的被动活动,最后搓下肢,捻五趾。20min/次,1 8:/d,14d为
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活动自如,言语流利。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活动有所受限,言语较流利;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死亡。
2结果
治愈8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3典型病例
患者郭某,男,48岁,主因头晕头痛,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利2天,于2011年3月19日入院。该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利而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200/120mmHg,神志清,言语不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强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齐,左侧上下肢体肌力II级,左侧巴彬斯症阳性。头颅CT片扫描示:右侧基底节多发梗塞灶。诊断为:高血压三级,脑梗塞。治疗原则:降颅压及血压、醒脑开窍、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对症治疗。先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然后维脑路通注射液0.4g,胞二磷胆碱O.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静滴,血栓通0.3g加入5%葡萄糖每日1次静滴,同时早饭前服用助消化,防便秘药物六味安消散4g;午饭后珍宝丸15粒口服,以十三味红汤4g水煎做药引;晚上睡前服用嘎日迪一13味11粒,辅以“蒙医五疗”中的针灸、按摩推拿两种方法综合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能够自己行走,言语流利,临床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4体会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疾病,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一组l临床综合征。本病属蒙医的“萨病”范畴,主要由于“巴达干”粘液激增,而梗塞脉窍,导致气血运行不利所致。根据上述原理,应用清热解毒、醒脑开窍、舒筋活络、镇静安神、补气行血作用的蒙药珍宝丸、嘎日迪一13,同时结合西医应用20%甘露醇、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血栓通等降颅内压及血压,活血化瘀、扩张血管、营养脑细胞等更增强疗效。综上所述,蒙药珍宝丸、嘎日迪一13结合西医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和肢体营养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