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很早以前就为我国古人所药用,北宋的《开宝本草》称,该药“主瘰疠、消痈疽、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久服此药而得名,关于何首乌能抗衰老,使人长寿的功用,历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趣闻轶事。
四川的长寿县本来叫乐温县,唐朝时才改名为长寿县。相传,当朝太师戴渠享,因回家乡探亲,路过此城,乔装百姓样到县城里漫步,当太师走到江边城市,看见一位七八十岁的白发老人,挑着满满一担水,踏着石阶一级一级地正在上坡,又看到一位百岁左右的老大爷,手里挎着油瓶和篮子,对挑水的老人说:“孩子,天要下雨了,我到店铺去买些东西,你先把水挑回家,没多久倾盆大雨哗哗地下来了,戴太师和那位百岁大爷跑进一家杂货店里去避雨。在太师的询问下,得知这位百岁大爷还有位老太爷健在,明天是150岁寿辰,这令戴太师对这一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定明日也买些寿礼去,一来给老太爷祝寿,二来到他家看个究竟。
第二天,百岁老人家里张灯结彩,管乐齐鸣,鞭炮不断,锣鼓喧天,祝寿的亲友聚满一堂。一位白发白眉白胡子的老太爷,满脸喜悦地坐在正院,全家7代87个孩子欢聚在他的身旁。更使太师惊奇的是,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一个个全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在朝廷中被尊为“元老”的戴太师,此时此地却成了年轻的“后生”了。当大家知道他是当朝宰相,皇帝的太师,一个个连忙上前见礼。太师客气地请大家坐下,然后说道:“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你们这里有这么多的百岁老人,不知道有什么灵验的补药,养身的妙法?”主人想了一会,说:“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山清水秀空气好,人人爬坡爱勤劳,粗茶淡饭清泉水,精神爽奕能睡觉,烟酒不沾尝首乌,保你长寿人不老。”戴太师早就听说过何首乌,知道它是一味有名的补身长寿药,就在这个庆祝寿辰的宴席上,戴太师当即决定把乐温县改名为长寿县。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又名地精,是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的外形呈纺锤形或块状,外表呈紫褐色,所以又叫红内消。又因为本品常因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枝藤相交的现象,故又有“交藤”的别名,何首乌内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卵磷脂、粗脂肪等,其药理作用:1、强壮神经,何首乌内含卵磷脂、益脑功能甚强,能增强老人记忆力,治疗老人健忘症,治疗老年痴呆,还能兴奋神经,使人怡悦,缓解老年人忧郁,心神不安,神经衰弱,失眠等症。2、养血祛风,它能补肝、肝藏血,故能补血、养血、久服面色皮肤红润,增加红细胞,人的血足,循环好,就不会风邪入侵,避免患风湿等病,中医有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3、黑发乌眉,中医有“发为血之余”之说,血足则发黑,血燥则发枯,何首乌不但补血,而且益肾补精髓,产生润燥功能,同时还能调剂神经,使运动系统灵活,心宽体壮,故能黑发乌眉。4、延缓衰老,何首乌有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之作用,软化血管,免患血管病,还能调解血压,使血压稳定,延缓衰老得以长寿。
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及民间记载有不少何首乌抗衰老,延年增寿的药膳。
宋代《和剂局方》有一益寿丹是历代公认的食疗专方,其组成方药为何首乌900g,牛膝300g,黑大豆300g,共蒸至豆熟,然后将豆拣出,再继续将首乌和牛膝蒸至开锅,摊开晒干,研末,用枣肉和丸,每个约1g重,每日空服食30~50粒,久服延年益寿,须发皆黑。
药膳方选
首乌山药饼何首乌lOg,山药500g,黑芝麻200g,小枣lOOg,桃仁50g,蜂蜜50g,土豆200g,食油500g(耗50g),将山药去皮洗净蒸烂,土豆蒸熟过箩,两者掺合揉匀;小枣煮熟过箩,掺入山药中,何首乌水煮成汁拌入面粉成糊中,加蜂蜜搅匀;山药、土豆、枣泥成团,制成30个剂子放入何首乌面糊,黑芝麻、桃仁掺合粘在山药饼外面于油锅中炸一下即可。可滋补肝肾,补血养气,延年益寿,治须发早白。《中国食疗大全》
首乌黑豆炖甲鱼首鸟lOg,黑豆60g,甲鱼1只,红枣3枚,姜、盐适量,将甲鱼治净,去内脏洗净切块,略炒备用。甲鱼血可生饮或加工食用;将甲鱼切块,首乌、黑豆、红枣(去核)及姜一起隔水炖熟,调味后即可,吃肉饮汤,可滋补益肾,祛血脂,有明显降血清胆固
醇作用,适用高脂血、冠心病,此验方常服有效。(经验方)
乌须养颜酒制何首乌20g,生地黄、熟地黄各120g,枸杞子、天冬各lOOg,牛膝80g,人参30g,黄酒2000mL,制作时将上药切成薄片,放入小瓦坛中,倒入黄酒浸泡15天,每隔三日摇匀一次,每日早、晚服,每次lO~20mL,此酒有滋补肝肾,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之功效,适用于精血不足,阴亏气弱所致的须发早白,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未老先衰等症。尤为适宜体质虚弱的女性服用。《保健•食疗药膳精典》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