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国家治未病工程动态 > 正文
  • 治未病:中医亚健康学科发展迅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9-24 14:54:22
  • 核心提示:自2009年开始,随着中医亚健康学专业系列教材的出版,中医亚健康学科系统的构建至今已有7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亚健康学在社会上产生的反响愈发炽烈,对现今健康形势的影响

     

    自2009年开始,随着中医亚健康学专业系列教材的出版,中医亚健康学科系统的构建至今已有7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亚健康学在社会上产生的反响愈发炽烈,对现今健康形势的影响益发深远,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也初具规模。可以说,正是这一学科的社会需求性、学科优势性以及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促成了其影响力、发展力。

    社会需求性

    当步入20世纪后半叶时,疾病发生率占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而在这些疾病发病因素中,都包含有心理压力、不良嗜好、环境污染等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如此背景下,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进行了全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不仅如此,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行动口号,强调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包括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增进机体健康两个方面。从此在世界医学范围内,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成为重要的健康维系手段之一。

    在预防成为主流医学思想的前提下,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以外,还有另一种健康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身体状态。现今,亚健康人群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由此,这一健康要求与现实状况的矛盾触发了对医学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巨大社会需求性,这也成为中医亚健康学科产生的第一动因。

    学科优势性

    “未病先防”是中医学思维中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占有同等地位的重要医学思维,医治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尽管中医的“未病”概念与亚健康不同,但实际上“未病”防治的内涵包涵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形成疾病的状态。由此观之,中医学从学科产生伊始便着重于“未病先防”理念并构建了一系列理论知识、技术方法总而言之,中医学在防治亚健康领域具有的强大学科优势,使得中医亚健康学学科的产生顺理成章而得天独厚。

    理论知识的完善性

    尽管中医学在干预调治亚健康方面具有学科优势,千百年的医学积累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与方法,但相对来说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庞杂而零散,诸多内容仅仅是经验积累和知识总结,未成体系且没有规范标准。基于此原因,中医亚健康学研究团队从2007年开始着手系统的构建中医亚健康学学科,并撰写了一系列中医亚健康学专业教材。

    其中《亚健康学基础》《亚健康临床指南》《亚健康诊疗技能》《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四本教材,明确了亚健康学概念及内涵外延,从临床上对于中医亚健康学予以规范和指导。《亚健康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药学》两部教材旨在该学科范围内补充系统的相关知识。《亚健康药膳与食疗》《保健品与亚健康》《足疗与亚健康》《亚健康产品营销》《亚健康管理》则是从社会需求、市场规范角度出发,针对国内外以中医亚健康学为背景形成的一系列健康产业制定了相关从业规范并充实了较完善的中医亚健康学相关产业知识。《亚健康经络调理》《亚健康芳香调理》《亚健康音乐调理基础》《少儿亚健康推拿调理》《亚健康整脊调理》《亚健康刮痧调理》《扶阳调理与扶阳罐》是汲取了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优势技术,分别阐发理论知识及施治方法教材。

    2012年开始,湖南中医药大学设置全国第一个中医亚健康学硕、博士点,迄今已有数十名该学科硕、博士已完成或在培养过程中。相信随着这一学科的持续发展,能够促进中医学优势的进一步扩大,也必然成为未来预防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力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