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丸的新用途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陈文贵 时间:2013-06-05 10:49:00
核心提示: 槐角丸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槐角、地榆、黄芩、枳壳、当归、防风共六味中药组成。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槐角丸中各药的归经、成分、性能,以病人服用后的效果分析,可归列下面几种新用途:
1.清利湿热、消减胆固醇
槐角丸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槐角、地榆、黄芩、枳壳、当归、防风共六味中药组成。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槐角丸中各药的归经、成分、性能,以病人服用后的效果分析,可归列下面几种新用途:
1.清利湿热、消减胆固醇
患者平素喜食油腻厚味食品,导致湿滞热壅、脾失健运、胸闷腹胀、心悸、头晕、易怒烦躁、血液黏稠度增高、脑缺血、头胀痛等。每日早晚各服1丸,可疏通胃肠血脉,清利湿热,减少体内过多的胆固醇,加强肝脏的疏泄条达功能,预防中风和其他脑病 ,如脑栓塞、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眠等。
2.消导、宽中利气
饮食不节,暴食伤胃导致脘腹闷胀,两胁胀满,气郁不舒,气粗,憋气,属实证的消化不良,可日服2次,每次服1丸。起到消胀、去食积、利气和血的作用。胃寒者忌用。
3.清热、散风、止痛
由于槐角丸主归人体中焦,包括睥、胃、肝胆诸经,在治疗中又上接心、胁,下通肾、膀胱、大肠等,故对肝经实热所致的暴发火眼、肝虚肝旺或胆热型的头目眩晕,风火交攻的牙痛、三叉神经痛及心经火热、血行瘀阻的毒疖、粉刺,具有清热凉血、散风解毒止痛之功用,病情较重而身体强壮者,可每服2丸,或随症配伍其他方剂共服。
4.妇科疾病的辅助治疗
妇科疾病的盆腔炎、附件炎、囊肿等症,常服槐角丸或辅以其他疗法,有消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妇女病,中医素有“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的论述,槐角丸又有养血润燥、凉血化瘀之新用。
槐角丸虽属传统药方,但其临床前景广阔,是中医在治疗上的“缓剂”,其治阴于补,治阳以泻,实为医疗保健与抗衰老的良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