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民族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资源篇 > 正文
  • 蒙药炮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作者:乌兰其其格 时间:2013-03-27 15:53:00
  • 核心提示: 蒙药炮制是以驯服一些有毒、性峻猛,或功不及、效不遂、用不便的蒙药,通过炮制“驯服”使其“顺从”于临床需要,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蒙药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蒙医用药

        蒙药炮制是以驯服一些有毒、性峻猛,或功不及、效不遂、用不便的蒙药,通过炮制“驯服”使其“顺从”于临床需要,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蒙药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蒙医用药的特点多是口服、外用等方法。其应用以生药为主,分时辰给药,目的是为了原药的气、味、质和效能等的发挥。但对部分有毒性、异味、腥味的药物必须进行必要的炮制后,才能应用,如草乌、寒水石、野猪粪、万年灰等必须采取有效的炮制方法,才能达到药效的发挥。
      蒙药传统炮制方法大体上分为水飞、砂烫、清炒、火锻、制炭、奶制等六种。蒙医在药物的炮制过程中喜欢用羊、牛、马奶和奶油等,来解除某些药物的毒性或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质。例如寒水石的炮制就有凉制、热制、烈制、奶制四种方法。根据病情的需要而采纳不同的炮制方法,如治疗热症时采取凉制法,治疗寒症时采用热制法。另外,蒙医常用诃子汤来解除某些毒性药物的毒,比如草乌等毒性药物常用诃子汤煮的炮制方法去除毒性。某些需要曾强滋补的药物,如玉竹(毛胡尔一查干)、黄精(查干一浩日)、白芨(莫赫尔一查干)等常用牛奶、肉汤等进行炮制。
      蒙药学理论包括二性、五元、六味、八质、十七功效等内容。蒙药取材广泛,炮制独特而简单,多用生药,而且用量少,节省药材,便于保存、携带和服用,具有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等特点。蒙药有传统古方、单方、验方、秘方。其剂型分为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油剂、搅合剂、灰剂、金石剂、草药剂、熏药剂、搐鼻剂、导泻剂等十几种。蒙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掌握病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疗方法有清、解、温、补、和、汗、吐、下、静、养等十法。此外还有燥黄水、杀粘等独特的治疗法则。
      此外,蒙药除了通过方剂配伍提高疗效外,还可通过炮制提高疗效。如铁屑经诃子汤炮制后,其水煎制剂中铁(Fe2)含量是生品的2—3倍,这样即好吸收又提高了疗效;又如黄精、手掌参、壮西等常用牛奶制,以增强其滋补之效;人发经煅制成血余炭后,则为止血之良药。总之炮制是提高疗效之关键。
        蒙药炮制必须从实际出发保持传统炮制的技术特色,蒙药须经一定加工使成之为饮片,对有毒的蒙药无论哪一类,都应遵循“依法炮制”原则进行有效的炮制。目的一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二是适当改变药物的性能,三是便于制剂和贮藏,四是消除杂质及无用部分,这样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可靠。蒙医习惯于无论从何处购进的药物,还是自采自用的药物都要经过严格的炮制后方可入药。蒙药炮制从价值来说,能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缓和药性,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和趋向,提高疗效,炮制后的药物是通过影响“五元六味”、“八性十七效”和蒙药归经引起性能变化的。如蒙药草乌本为大毒大寒药物,经辛温的诃子汤或甘草汤炮制后,能减低其毒寒之性,起到治疗作用。所以药物炮制后,改变了药物的趋向。炮制蒙药许多是以归经理论作为指导的,如蒙药壮西热制用于寒性病,凉制用于热性病,奶制用于温补强身,烈制用于外伤等。
        蒙药炮制的研究必须服从蒙医药理论。蒙药炮制目的是减低毒性,提高药效及使用趋向,但是目前研究蒙药炮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蒙医传统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制定工艺流程。一种就是不炮制,用简易方法配方,以至简化炮制方法,这样可能会忽视蒙药炮制特点,是不可取的。炮制的理论研究要按照蒙医药理论来探讨,要把蒙医药独特的炮制方法研究与理论密切配合,达到继承和发扬提高的传统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服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