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掐穴术缓解疼痛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陈雪涛 时间:2013-10-17 09:54:00
核心提示: 掐穴术是苗医独特的诊疗技术.掐穴的原义是掐些,是苗医用于治疗各种腹胀、腹痛的手法。苗语管腹痛叫梦些(些字取其音),“些”指大小肠.“梦”指疼痛,也就是说遇到急腹痛的病人.苗医用手指使劲在病人
掐穴术是苗医独特的诊疗技术.掐穴的原义是掐些,是苗医用于治疗各种腹胀、腹痛的手法。苗语管腹痛叫梦些(些字取其音),“些”指大小肠.“梦”指疼痛,也就是说遇到急腹痛的病人.苗医用手指使劲在病人身上的某一固定部位掐抓几下.通过强刺激.使腹痛缓解。这种方法。苗语叫掐些,因些与穴似同音.而穴是中压针灸诊疗的部位名称.所以后来就演变成了掐穴。
苗医掐穴术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讲究特定的部位,因掐穴术是专治腹胀和各种急腹痛的,所以部位宜少不宜多。苗医从很多的部位中提炼出两个穴位,称为要穴,其位置在脊柱两侧,左右各从第十胸椎起往下,至腰部正中左右旁开一寸半到二寸许的竖脊肌中,只要找准这两个部位,用力重掐、重抓、重按,痛势马上就会缓解。
目前常用的掐穴术手法有以下三种。
1.重掐法病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施术者找准部位,又开虎口,拇指和食指分开,用大拇指尖掐紧病人脊柱两边部位,先从下至上掐,再由上往下掐,来回找寻要穴。每掐一次,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舒适感,有舒适感代表痛势减轻,就称为得气,也就是掐中要穴了。此时,要反复重掐要穴数次,而后再用手轻揉被掐的部位,以舒缓肌腱,促使气血通调。此法适用于体型中等肥胖的病人。
2.重抓法病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施术者找准部位后,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及无名指同时用力,重重抓部位处两条粗大的肌腱,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抓,反复抓寻要穴,得气后再重抓数次,而后用手掌轻揉被抓的部位,以调通气血。此法适用于肌肉比较厚的病人。
3.重按法病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施术者找准部位后,双手紧握拳头,用突起的第二指关节骨顶住病人脊柱两边部位的粗大肌腱,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重按,找寻要穴,每重按一下都要向左右滑动少许。得气后,反复重按数次,再用手掌轻揉被按部位,促使气血通调。此法适用于肌肉肥厚的病人。
苗医掐穴术对食滞不化、腹胀腹痛、肠鸣腹泻、嗳气反酸等都有治疗作用。但也有禁忌,如外伤性腹痛、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及腰扭伤、腰背皮肤有溃疡或有痈疽疖疔等,都不宜施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