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于中医“顽痹”和蒙医“关节希日乌苏病”的范畴,虽为临床常见病,但病情缠绵难解,治疗屡难见效,严重困扰广大患者的生活。我从1999年以来,运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蒙药森登朱汤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于中医“顽痹”和蒙医“关节希日乌苏病”的范畴,虽为临床常见病,但病情缠绵难解,治疗屡难见效,严重困扰广大患者的生活。我从1999年以来,运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蒙药森登朱汤治疗本病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6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22岁;病情属早期的48例,中期的17例,晚期的21例。所有病例均有连续服用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雷公藤片等药的经历。1.2诊断标准:根据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①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②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或有皮下结节;③实验室检查:RF阳性,ESR多增快;④X线检查:受累关节有典型类风湿关节炎表现。具备上述①、②两项,或兼有③,或兼有④者,均可诊断。
2治疗方法
2.1针刺治疗:以患部与循经取穴为主,配合采用阿是穴。常用穴位:曲池、合谷、天井、尺泽、阳池、外关、腕骨、大棱、八邪、阳溪、身柱、环跳、阳陵泉、申脉、照海、商丘等穴。每日1次,随症加减治疗。
2.2森登朱汤治疗:该方由诃子、川楝子、栀子、白云香、决明子、苘麻子、黄柏、五灵脂、黑云香、文冠木等组成,共研细末,每日早晚2次,每次9g,口服。
2.3上述治疗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在此治疗期问均停用其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3疗效标准
依据1998年昆明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近期控制:经治疗后受累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RF、ESR恢复正常,且停药后可维持3个月以上;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RF、 ESR滴度降低,或RF、ESR已恢复正常,但关节肿痛尚未消失;有效:经治疗后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无效:经治疗1~3个疗程,受累关节肿痛无好转。
4治疗结果
4.1 1临床疗效:经治疗2个疗程后,近期控制20例,占23.25%;显效36例,占41.86%;有效24例,占27.91%;无效6例,占6.98%。总有效率93.02%。
4.2不良反应:服药过程中,2例出现轻度头晕,3例出现轻微胃部不适,均未影响服药。未出现其它不良反应。
4.3远期疗效:治疗结束4个月后进行随访,近期控制20例中有3例复发,说明远期疗效较稳定。
5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性,62岁,以全身关节反复肿痛7年,近期加重2个月为由找我治疗。患者精神不佳,全身多处关节肿痛,以右手为剧,两手部分关节变形,多处关节压痛,活动受限,舌苔黄,脉细数。查血沉128mrn/h,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顽痹,以中蒙医结合方法治疗4个月后,患者关节肿痛消失,关节活动较为灵活,精神焕发,食欲增加,ESR和 RF检查均恢复正常。停止治疗后3个月随访,患者病情未见复发。
6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病因迄今未明。中医认为本病乃风寒湿邪久羁体内,深入筋骨,气滞血瘀寒凝,经络闭塞不通而成痹。由于病邪积滞甚深,顽固难除,故日顽痹。蒙医认为RA主要是三弊、四缘之影响,造成三热能不足或亢进,使黄水偏盛或偏衰,引起机体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的异常状态。
森登朱汤是蒙医治疗RA的经典方,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止痛、燥湿化滞之功。针灸治疗顽痹历史悠久,主要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都位选择俞穴,目的是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三气无所依附而痹痛得解。
本方法起效较快,有效率和近期控制率均较高,疗效比较稳定,毒副作用很小,是中蒙医结合治疗RA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