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彝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彝族 > 彝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五节 儿科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0-27 09:39:37
  • 核心提示: 一、麻疹
    麻疹是由外感麻疹病毒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布发红疹为特征。
    上感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粘膜赤红,贴近臼齿处

     一、麻疹
        麻疹是由外感麻疹病毒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布发红疹为特征。
        上感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粘膜赤红,贴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细小白色疹点,周围红晕,磊磊如麻,由少增多)。
        1.用竹鼠骨5g,烤黄研末冲服。
        2.用鹅不食草15g,鳖甲5g,烤黄研末冲水服。
        3.黑芝麻15g,公鸡冠血数滴,黑芝麻焙黄研末冲开水滴数滴血顿服。
        4.紫草、地莲花、野姜根、香蕈煨水服。
        5.野鸡肉炖服,也可补身体。
        6.麻疹出不透,则用车前草、黄果皮、陈猪胆水煎服。
        7.用紫草根30g,山薄荷30g,水煎服。或用椿树皮30g水煎服。
        8.用葛根15g,牛蒡子7.5g,杏仁15g,薄荷5g,蝉衣5g,双钩10g,桑叶7.5g,连翘7.5g,桔梗2.5g,生甘草5g,赤芍7.5g,水煎服。
        二、水痘
        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常容易造成流行。
        临床初起可见发热、头痛、咳嗽、全身不适等,体温大都在39℃以下,发热同时或1~2天后开始出现斑疹、丘疹,很快变成疱疹,躯干多,四肢较少。痘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出疹多者,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及痂盖。痘疹也可见于头皮及粘膜。此病可因在患病2~3周前曾与水痘患儿接触引起。
        1.用斑鸠血、斑鸠肉。先喝斑鸠血,而后煮食斑鸠肉。
        2.用熊胆水煎服。
        3.乌梢蛇水煎服。
        4.黄鼠狼的胆、嘴研粉兑水服。
        三、百日咳
        百日咳又名“顿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可见:咳嗽初起似外感,但有逐渐加剧之势,常有流涕,痰白而稀,多泡沫,日后咳嗽频频阵作,咳后回吼声反复不已,入夜更甚,痰多而粘,呕吐后咳嗽暂停。
        1.用椿树寄生水煎后,用汤冲生鸡蛋服。
        2.核桃仁、芫荽、蜂蜜、米粥鸡蛋一起蒸吃。
        3.患百日咳,久治不愈用猴结100g泡酒。
        四、寒性腹泻
        小儿寒性腹泻多由于饮食不节,消化不良所引起。临床可见:稀便多泡沫,色淡,臭气轻微,肠鸣腹痛。
        1.用糯米、红糖、茶叶炒焦水煎服。
        2.用大东参2g,土白术10g,煨肉蔻2.5g,云苓10g,山药10g,炒枳壳2.5g,焦神曲4g,樟明附1g,炒米13g,生姜1片,水煎服。
        五、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多由喂养不当,过食甜腻、不易消化的东西,或乳哺过饱,积滞中脘所引起。
        1.不思乳食,呕吐酸腐,恶心,嗳气宿食臭,脘腹痞闷胀满,口气秽臭:脱去衣服,按摩上下脊柱,拉耳朵,揉肚子。
        2.用何首乌炮制后,研成粉吞服。
        六、疳积
        疳积是指小儿肠胃虚损,运化不调,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生长发育,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病。
        小儿面色黄暗无华,形体枯瘦,发结如穗,精神萎靡,目无光泽,纳呆厌食,睡卧露脐,脘腹胀满用下列处方治疗:
        1.小草乌10g,捣碎炖鸡蛋吃。
        2.用杨柳树中的虫5条,红糖30g克煨服。
        3.核桃500g,风化硝100g,同煮加蜂蜜拌匀,不定时随便食。
        4.鸡内金5g,五谷虫5g,青黛10g,穿山甲10g,共为细末,每次开水送服10g。
        七、蛔虫病
        小儿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多由小儿脾胃薄弱,卫生习惯不良,饮食不匀,感染虫卵所引起。
        患儿平时胃脘嘈杂,食欲不振,腹痛时作时休,面黄无泽,睡中.蚧齿,鼻孔作痒,口流流涎用下列处方治疗:
      1.用麂子屎,小兔屎煨水服。
      2.白茅根、芹菜根,煨水内服。
      3.大蓼、糯米煮稀粥吃,后再喝芫荽汤。
        八、风邪染疾
        小儿风邪染疾多由于小儿体弱,抵抗力低下感染邪疾所引起。
        小儿风邪染疾,消化不良,屙绿屎,或腹胀痛等用下列处方治疗:
        1.寡鸡蛋、寡鹅蛋、寡斑鸠蛋择其一枚,将其寡蛋清、蛋黄泡入温开水中饮服。
        2.真金草根10g,五匹风根10g,芫荽根10g,水槟榔根10g,麝鼠香1g,萝卜子10g,水
    煎服。
        3.鸡蛋黄拌头汗(或用有头汗的布)稍加热后揉擦患儿的鼻子、印堂,用拔罐拔出。
        4.生姜5g,小白栗叶10g,花椒1g,酒5g,山茶椒根5g,臭牡丹叶5g,水煎服。
        5.燕窝土10g,慈菇10g,兰花子10g,麝鼠香0.1g,泡温开水服。
        6.虎杖根适量水煎服。
        7.黑毛芋叶10g泡温开水服。
        8.萝卜10g,拉攀木尖10g,杨柳根10g,水煎服。
        九、小儿休克
        小儿休克由多种疾病所致。常见的有小儿失血过多,高热,疼痛等。
        1.用干瘪桃、干瘪石榴煨水内服。
        2.白蔹梅根,臭屁虫泡水服。
        注:小儿休克是急性病,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十、小儿惊风
        惊风又称“惊厥”,民间又称“抽风”。多以抽痉或伴神昏为其特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
        1.感受外邪以致发热头痛、呕吐、项强、惊厥、神昏:用蚊子草、柴桂、酒药草、乱头发、小茜草、小膻羊根,防风、墨树皮、龙胆草、碎米籽叶、马蜂盘、狗辣椒草、草乌煨水内服。
        2.杨柳树中的虫、蜘蛛煨水服。
        3.用缉麻尖放在农村烧柴的子母灰中,取出舂细兑奶煨服。
        4.真金草水煎服。
        5.青菜籽、耗貂香开水泡服。
        6.体虚抽风:橄榄尖,橄榄根泡酒服。
        7.蚂蚁蛋,大黑蛇骨泡酒服。
        8.粘连草根煨服。
        9.高热抽风:大将军根,绿蒿子、李子根煨水兑白酒服并外擦。
        10.大叶艾纳香30g,青蒿30g,十大功劳30g,甜白酒为引,水煎服。
        11.真金草根25g水煎服。
        12.萝卜50g生吃。
        13.草鞋虫5g捣烂泡开水服。
        14.山槟榔根20g泡开水服。
        15.小儿惊风,发热,症较轻者:用竹叶包裹鸡蛋煮熟后滚滚擦痛处,如此两天剖蛋观察,如有一黑线贯穿蛋白、蛋黄则证明毒已取出。
        十一、脐风
        脐风又名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用蜂猴骨20g,杨柳虫数只,芸香草50g,水煎服。余汁外洗。
        十二、口  疮
        小儿口疮多由小儿脾胃实热,口腔不卫生所致。
        用地樱桃30g,捣烂外敷。
        十三、疝气   
        1.用白胡椒炒熟,托患处。
        2.用川乌10g研为细末,散在现代追风膏上贴治。
        3.小儿生殖器周围、腹股沟糜烂:用老槐角根煨水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