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感冒
彝医认为,感冒是受触风邪、雨淋、暑湿或兼伤于饮食而致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为其特征的外感性疾病。
感冒发热、口渴、全身酸痛、不恶寒
1.蒲公英30g,刺黄连根30g,蝉蜕6g,水煎服。
2.狗蝇(花蝇)数只,猪屎壳螂一只,打碎,开水冲服。
3.麂骨10g,獐骨10g,熊骨10g,开水泡饮。
4.麝香0.1g,熊胆0.1g,猴结10g,泡酒服。
5.左转藤20g,柏枝脂5g,共捣碎泡酒服。
6.打破碗花15g,捣烂冲开水服。
7.潭底石数个,毛蓼35g,水煎服。
8.黑辣蓼30g,水煎服。
9.青蒿20g,土烟0.1g,香椿15g,刺天茄0.1g,臭灵丹20g,箭竹20g,生姜3片,水煎服。
风热感冒致头昏眼花
用柏枝叶烧烟熏屋。
风热感冒
苦蒿、苦参、野坝蒿各适量,水煎服。
感冒发热、燥渴
1.黄连10g,马尾黄连15g,野蚕豆根10g,九里花10g,细木香10g,野蕨菜10g,鸡鸡脚10g,柏枝蕨菜10g,鼻管草10g,小疙瘩15g,天花粉5g,地草果15g,水煎服。
2.瓜蒌根50g,水煎服。
3.千层土100g,泡开水饮用。
4.门上陈对联纸10g,泡开水饮。
5.海底石一枚,洗净焙黄,泡开水饮。
感冒身困、咽喉疼痛
1.木耳适量煨食。
2.茯苓、续断、金竹叶,水煎服。
3.食盐10g烧红沏酒服。忌食酸菜、鸡肉。
4.酢浆草根30g,七叶莲皮15g,燕窝泥15g,开水泡服。
5.王不留行根10g,煨水服。
6.水橄榄15g,甜叶子10g,雄熊生殖器5g,水煎服。
7.百草霜泡水服。
老人感冒发热、恶寒身重
柏子仁30g,柏树脂10g,蘑芋花10g,蛇胆3g,黄鼠狼肉30g,共煮,喝汤,食肉。
风寒感冒、发热恶寒
1.黄鼠狼肉30g,狼胆1g,岩羊千层肚30g,泡清酒服。
2.小毛驴肉100g,煮吃。
3.菊花、穿山甲(焙黄)各10g,水煎服。
4.臭灵丹25g,鸡肝散20g,草果3枚,泡开水服。
5.鸡蛋二只,草果3枚,炖服。
6.土连翘30g,鸡肉200g,炖服。
7.恶寒重者:青木香15g,四块瓦10g,当归10g,透骨草10g,叶上花根10g,紫菀根
10g,莲台夏枯草10g,杜仲8g,白花矮朵朵5g,野芦子10g,麻嘴5g,白头翁5g,防风5g,水煎服。
8.恶寒发热无汗:细柴胡30g,紫苏30g,心不干30g,大发汗5g,水煎服。若大汗不止,
可用浓盐水解。
9.大蒜数枚,刺猬皮30g,先将蒜烧热,刺猬皮焙黄研末,同服。
10.灯笼花30g,野蚕豆根30g,水煎服。
11.九股牛30g,马尾黄连30g,香石藤20g,生姜15g,香芝麻棵20g,大枣10g,草血竭
20g,马蹄金15g,一文钱15g,金鸡尾15g,海金沙15g,卷柏15g,地板藤根20g,香茅15g,
马槟榔15g,桑白皮15g,车前草20g,木贼15g,刺五加15g,多依根20g,密蒙花寄生20g,攀枝花树寄生20g,青香木树寄生20g,麻栗树寄生20g,马樱花树寄生20g,圆金刚寄生20g,大血藤寄生20g,潭底石一枚,水煎服。
风寒感冒,周身痛。恶寒
1.生葱50g,生姜50g,海椒50g,食盐10g,煨水服。
2.生姜30g,海椒20g,盐10g,水煎服。
3.猪毛烧熏。
二、咳嗽
彝医认为咳嗽是一独立症候,有外邪侵袭肺系咳嗽,有肺虚内邪扰肺咳嗽。
1.橄榄果皮50g,黑芝麻25g,蜂蜜50g,药舂粉,调蜂蜜,每服10g,早晚各服一次。
2.麻栗树叶20g,绿松毛20g,甘草15g,紫草根20g,鱼腥草20g,榕树叶25g,水煎服。
3.金银花15g,草果3枚(打),紫苏10g,荆芥10g,杏仁15g,茯苓20g,桑白皮10g,
百部10g,水煎服。
4.草烟根20g,厚朴树皮20g,草果皮15g,水煎服。
5.刺包菜根50g,陈皮50g,蜂蜜50g,将药舂成粉后调蜂蜜服,每服10g,早晚分服一次。
6.犀牛角5g,犀牛骨5g,犀牛蹄5g,焙黄研粉,开水送服,早晚各服3g。
7.细芽菜50g,生吃。
8.红杆草50g,水煎服。
9.鸡鸡菜50g,水煎服。
10.小白芨50g,红糖50g,研粉拌红糖冲服。
11.海带50g,冬瓜皮50g,蜂蜜50g,捣碎冲服。
12.黄花倒水莲30g,化肉参30g,悬钩子30g,矮朵朵20g,何首乌50g,水煎服。
13.鸡肉参15g,牛尾参15g,花旗参15g,紫丹参15g,高丽参10g,满天星20g,菊花参
15g,胡萝卜15g,阴地蕨15g,牛蒡子根15g,臭灵丹15g,麦冬15g,水煎服。
14.牛皮菜15g,龙胆草15g,鱼腥草15g,细防风15g,小草乌15g,小黑药20g,天冬
15g,麦冬15g,兰花参15g,羊奶果根15g,黑骨头根10g,水煎服。
15.咳嗽日久不愈:猪胆3g,鸡胆2g,泡水服。
16.猪心一具,芭蕉水300ml,泡酒服。
17.鱼腥草煮稀饭吃。
18.鲜猪血适量,佐烧熟黄鳝吃。
19.大黑药20g,捣碎炖鸡蛋服。
20.小白芨20g,捣碎炖鸡蛋服。
21.好细梨1 500g,川贝母50g,上阿胶50g,白蜂蜜100g,合煎成膏,每日三次,每次服1汤匙。
22.野党参200g,黑芝麻100g,石膏100g,霜桑叶200g,枇杷叶50g,去毛柴胡250g,共研细末,每天三次,每次5g。
23.大梨250g,白藕250g,白萝卜250g,毛橘红10g,白蜂蜜500g,胡桃仁200g,共捣熬膏,临睡前服1~2汤匙。
三、哮 喘
彝医把痰鸣气喘、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的原因归纳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宣散,久而蕴肺,壅阻肺气;体虚痰内生或阴虚火盛,痰热胶固于肺;此外彝医还特别指出,食盐过多引起痰结于肺致哮喘。
1.大黄10g泡水服。
2.蝙蝠肉适量煮吃。
3.都拉熬水吃。
4.山阳红上的露水配桔皮浸渍,炒鸡蛋吃。
5.鸡蛋炒石花吃。
6.山青菜50g,水煎服。
7.川贝50g,舂粉,调蜂蜜100g,早晚分服10g。
8.松果适量水煎服。
9.老龙皮炒鸡蛋吃,芦根熬水服。
10.猪大肠油、鸡冠、蜂蜜煮水服,再将山羊蹄烧成灰舂细,用猪油、鸡油蒸吃。
11.猪棕瓦炮研粉加木耳煨水,去渣取汁与鳝鱼血、麂血适量混合内服。或用蝙蝠血、鸡蛋加男童便(尿)煮吃。
12.咸蛋打七个孔,放童便(尿)泡半个月后取出煮吃,早晚各吃一个,忌服冷水及酸冷
物。
13.螃蟹5只打碎,28个蝙蝠的血,共泡酒服,多饮淡菜汤。
14.柴桂花15g,红糖30g,薄荷30g,黑竹叶30g,糯米30g,水煎服。
15.小缉麻根30g,饴糖15g,水煎服。
16.鹿衔草30g,水煎服。
17.小草乌10g,煮猪肉吃。
18.大花缉麻根煨水服。
19.虾30g,猪棕草30g,金竹水适量,水煎服。
20.岩羊血1g,鳖血1g,马鹿心血1g,穿山甲血1g,姜黄10g,石菖蒲10g,紫菀15g,紫
丹参20g,茜草15g,共研细末装鸡肚内炖服。或前四味泡酒服。
21.扁藤根15g,煎服,低血压者慎用。
22.杏仁100g,生姜100g,胡桃100g,蜂蜜100g,饴糖适量,共捣煎汁熬膏,每服10g。
四、肺 痨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由于损伤在肺,故称肺痨。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
1.独立光10g,川芎20g,臭灵丹30g,葛根20g,韭菜30g,胎盘适量,水煎服。
2.鹿衔草25g,煮鸡蛋吃。
3.刺绿皮寄生30g,獐子肉100g,煮吃。
4.川芎30g,老鸦蒜10g,煨水服。
5.川贝母15g,天花粉10g,旋复花10g,枇杷叶15g,水煎服。
6.白芍50g,地黄炭50g,当归炭50g,砂仁10g,阿胶珠35g,厚朴15g,薄荷50g,川芎
25g,元参20g,百合40g,汉三七15g,栀子20g,川军炭15g,黄芩15g,西洋参15g,黄连
15g,共研细末,合蜜为丸,每丸重15g,早晚各服一丸。
7.全甲鱼一个,党参50g,白公鸡血(一只的血)共焙黄,研细末,早晚分服15g,黄酒送下。
五、汗出过多
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不因外界因素、环境影响,而白昼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盗汗。自汗、盗汗,彝医统称汗出过多或汗多症,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在其它疾病过程中,本条指前者。
1.地石榴根30g,杨柳根20g,野坝蒿根30g,秧草籽10g,石膏20g,仙鹤草30g,木通
10g,水煎服。
2.坝黄花,水煎服。
六、皿 症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而形成的疾患称血症。彝医将血症分为鼻衄、吐血、尿血、便血等进行治疗。
鼻衄
1.龙骨5g,研末冲服。
2.涩叶树皮20g,水煎服。
3.松树皮20g,磨细冲服。
4.扁柏叶30g,水煎服。
5.鲜竹笋适量,火烧烤取汁服。
6.穿山甲壳数片,焙黄研末冲开水服。
7.报春花25g,水煎服,忌酸、冷、鱼腥。
8.石榴皮25g,小黄药根20g,水煎服。
9.螺蛳7个(男用)或4个(女用),虾10g,鲫鱼一尾,炖服。
10.斑鸠血20g,生饮。
11.洋菊花根250g,水煎服。
12.野柿花根50g,水煎服。
13.蜗牛适量,水煎服。
14.苦参根15g,九股牛根25g,悬钩子根25g,水煎服。
15.马樱花瓣25g,水煎服。
16.杨柳树皮25g,攀枝花树皮30g,樱桃树皮20g,桃子树皮10g,水煎服。
17.山草根30g水煎服,忌猪肉。
18.头发20g烧灰存性,开水冲服。
19.当归25g,青苗枝25g,水煎服。
20.山多依30g,红花椒20g,葱白10g,共捣适量敷鼻部。
21.黄桷树洞内积水适量30g,湿敷鼻腔。
22.毛木树洞内积水30g,湿敷鼻腔。
咳血
老鹰草30g,煨水服或泡酒服。
吐血
1.贯众炭250g,血余炭25g,侧柏叶用凉水泡透捣碎、取汁30g,以上药舂细后,用开水
1 000ml冲调,滤汁,加黄酒适量,每天服3次,每次20m1。
2.黑侧柏10g,生地15g,藕节15g,阿胶7.5g,仙鹤草40g,地榆15g,茅草根为引,水煎服。
3.花蕊石15g,白芨10g,共为末开水冲服。
尿血
花椒树寄生30g,水煎服。
便血
1.血余炭9g,小猴子肉30g,煮熟吃。
2.樗根白皮30g,面包蒸透晒干研末和蜜为丸,分二次开水送服。
3.柿饼4个,红糖200g,水炖服。
4.乌梅7个,甘草50g,青盐10g,防风炭25g,当归25g,黄花菜25g,灶心土100g,水
煎后空腹服。
5.柿饼7个,麻油炸焦服。
6.柿饼8个,灶心土100g,炒熟,早晚各吃2个。
7.生地20g,熟地20g,雅连7.5g,高丽参7.5g,莲蓬7.5g,黄柏10g,归身30g,地榆炭20g,防风10g,槐花15g,炙甘草15g,水煎服。
8.藤黄2.5g,炉甘石10g,冰片少许,共研末外用。
9.黑荆芥7.5g,苦参7.5g,归身10g,黄连5g,莲蓬壳5个,水煎服。
10.用有白浆的爬地草熬水服。
11.用猪肚一具煮红糖吃。
斑疹
1.甲珠、斑鸠血适量,水煎服。
2.马樱花适量,水煎服。
3.螺蛳、小鱼、牛柿花根、泥鳅、黄鳝、虾,适量煨服。
4.生骡肉一块(骡皮也可)水泡后饮用。
5.升麻lOg,葛根15g,杭芍15g,甘草7.5g,沙参15g,麦冬15g,元参25g,石膏20g,
水煎服。
6.圆金刚髓心1g,灰荨麻2g,石椒草50g,雄黄0.2g,水煎服。
7.倒提壶30g,独活15g,山茶一把抓30g,七月泡30g,狗响铃25g,甜蒿枝25g,水煎
服。
8.灯草根适量汤服后,用热玉米饭擦。
七、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彝医认为常因心虚胆怯、突受惊恐,或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气内停、瘀血阻塞等因素引起。
1.心脏病、心慌心跳:喝岩羊血、麂子血、獐子热血适量。
2.栗子和猪心、猪肺炖服。
3.泡参炖鸡吃。
4.天麻炖肉吃。
5.鸽子蛋煮吃。
6.乱头发一团,煮熟鸡蛋一个,韭菜lOOg,共搓混匀,擦胸部,直至起泡。
7.茴心草20g,鸡蛋3枚,共蒸透分二次服。
8.草果30g泡酒服。
八、癫狂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疾患。癫症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症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互相转化,故而癫狂并称,本症多见于青壮年。其原因主要有清浊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等。
1.麝香1g煮猪肺吃。
2.狐狸脑一具,猴脑一具煨服,兑酒为引。
3.生铁200g,熟铁200g,法半夏25g,小麦900g,水1 000ml,煎至500ml时一次顿服。
九、j闲 症
痫症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又名“癫痫”或“羊痫风”。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其病因多为哎哺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等。
1.狗大肠洗净煮吃。
2.地老鼠煨服。
3.旧木桥锉末lOOg,水煎服。
4.死龙竹尖梢积水50ml,一次饮下。
5.锁莓根30g,甜白酒20g,水煎服。
6.高脚虫数只,泡水饮。
7.蓖麻叶尖lOg,香油5ml,浸泡饮。
8.松明子lOg,酒lOml泡饮。
9.麻勒果树浆lOg,透骨草20g,石椒草20g,马鬃蛇3只,后三味泡酒兑麻勒果浆服,每
服15g。
10.麻勒果浆lOg,芭蕉茎汁20g,兑服。
11.沙参30g,蜂蜜30g,煨服。
12.木桥上腐土适量煨水服。
13.洗猪槽水50ml,澄清服。
14.鹞鹰脑髓lOg,生吃。
15.猴脑lOg,生吃。
16.阔叶榕30g,穰衣包根20g,水煎服,白酒为引。
17.悬钩子根40g,水煎服。
18.高脚虫数只放于碗内,另用一碗罩住片刻,开水冲汁服(内含虫尿),然后将虫去翅烧熟吃。
十、胃 痛
胃痛,又称心口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其病因多为寒邪或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等原因而致。
1.按摩推拿背脊,内关,足三里等。
2.狸骨头烧焦研粉,冷开水吞服,然后用魔芋、洋芋、麦芽煨水服。
3.门臼窝灰、鸡屎藤、翻白叶、续断、倒挂刺果适量,煨水服。
4.老鸦果lOg,仙鹤草30g,麂子肝20g,水煎服。
5.蜂蜜花树寄生15g,素珠果20g,水煎服。
6.岩硝5g,花椒树寄生lOg,柴桂树灵芝lOg,泥山药20g,水煎服。
7.猪骨头烧焦研粉,冷开水送服后,再用少许地莲花、天门冬煨水服。
8.白泡果根15g,打破碗花根15g,杨梅根15g,翻白叶根15g,黄桷树花lOg,小铜锤
15g,青苗根15g,野坝蒿15g,羊食草根15g,泡酒服。
9.沉香15g,水煎服。
10.红萝卜15g,苦萝卜lOg,鱼腥草lOg,麻嘴lOg,桂皮15g,红木香lOg,芦子15g,槟
榔lOg,土木香lOg,黄花苦参23g,红杜仲20g,何首乌30g,水煎服。
11.穿山甲lOg,蒲公英20g,苦参15g,水煎服。
12.高脚虫数个,泡酒服。
13.羊耳菊根25g,水煎服。
14.白鹇尾数羽,烧灰存性,开水冲服。
15.芦子15g,小鸡屎1g(焙黄存性),炒谷子20g,孵出小鸡后的蛋壳5g,泡酒服。
16.辣子蒂15g,螳螂一只,泡酒服。
17.纽子茄根50g,腊肉心子200g,炖服,一剂分三次服。
18.麻栗树皮15g,白藤皮20g,毛木树皮15g,水煎服。
19.七叶莲30g,鸡蛋壳数枚(冲碎)共煎服。
20.韭菜子50g,蜂蜜50g,捣韭菜子配蜜做12丸药丸,每天吃三丸,连用四天。
21.老鸹花寄生20g水煎服。
22.狗响铃根30g水煎服。
23.黑骨间20g,南木香15g,黄芩15g,红萆解20g,伸筋草10g,茜草10g,刺猬胃10g,
鸡内金15g,胡椒20粒,泡酒500g,饮服。
24.曼陀罗花1g,茜草20g,小萝伞10g,土细辛15g,石菖蒲10g,草果数枚,胡椒10粒,泡酒服,或半量水煎服。
25.香橼心30g,烤干研粉一次顿服。
26.腌制魔芋60g,烤干、研末一次顿服。
27.厚朴15g,南木香15g,花椒寄生10g,山乌龟(盐腌3天后晒干)5g,黑骨间20g,黄
芩15g,红萆藓20g,水煎服。
28.胃溃疡、慢性胃炎:佩兰叶15g,檀香15g,香附10g,香橼15g,广木香7.5g,公丁香10g,砂仁壳15g,沉香2.5g(研粉分两次冲服),吴茱萸7.5g,焦鸡内金10g,白蔻仁5g,焦神曲15g,水煎服。
29.胃溃疡出血:嫩藕500g,白糖200g,共捣汁,开水冲服。
30.海南沉香2.5g,木香5g,乳香5g,青皮15g,灵芝10g,油桂5g,麝香2.5g,共研为末,每次服2.5g,开水送服。
十一、便秘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但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本症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彝医所治便秘,是以便秘为主的病症。
其病因主要有:素体清气盛,以致清气不升,浊液不行,肠道难于传送而便秘。
1.花椒10g,麝香0.1g,泡酒服。
2.浮小麦50g,开水泡饮。
3.相思豆0.1g,研末饮服(注意有毒)。
4.南木香25g,黄芩15g,炙罂粟壳10g,滑石10g,打破碗花茎皮30g,竹鼠5g,研末以
蜂蜜水兑服。
5.金刚树寄生,耗貂睾丸,生姜,适量泡酒服。
6.厚朴叶30g,煨水服。
7.猪肚子一具煮红糖吃。
十二、虫 症
虫症是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寄生虫类所引起的病症。通常指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及姜片虫病等几种常见的虫症。
虫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临床共同症状多为面黄肌瘦,精神萎靡,时见腹痛,或有异嗜。又因所染虫类不同,人体反应差异,症状、治法均不同,分述彝医治法如下。
蛔虫病
1.白茅根20g,芹菜根15g,煨水服。
2.苦参10g,苦楝子树皮15g,水煎服。
3.龙胆草12g,皮哨子10g,水煎服。
4.野坝蒿20g,茶叶10g,水煎服。
5.核桃油、菜油适量炒包谷饭吃。
6.川楝子20g,椿尖15g,煨水服。
7.鸡屎藤60g捣敷肚脐,或用旱烟垢涂肚脐。
8.吃生南瓜子,数量不限。
9.黄柏煨水服。
10.蜂蜜100g,菜油100g煮沸,每日早上吃一次,连服五日。
11.桃叶捣敷脐,苦楝子树皮煨水吃,或用草木灰渣水澄清,兑马尾黄连水服。
12.悬钩子30g,阔叶榕树根25g,开水泡服。
13.白茅根25g,水煎服。
14.螃蟹焙黄冲水服。
15.南瓜子100g去壳生吃。
16.覆盆子根25g,阔叶榕树根20g,白茅根25g,水煎服。
17.苦楝子树皮20g,水煎服。
18.使君子20g,水煎服。
19.大叶艾纳香根20g,鸡蛋1枚,糯谷草25g,水煎服。
20.苦参30g水煎服。
21.黄刺果根、黑刺果根、大黄,适量煨水服。
22.豆腐渣藤适量,舂细敷脐。
23.松树根上的虫烧熟吃。
24.皮哨子适量,煨水服。
寸白虫(绦虫)病
1.草乌10g水煎服(开水煨2小时)。
2.猪血、核桃树皮,煨服。
3.生南瓜子适量,生吃。
4.石榴树皮适量,煨水服。
5.头窝鸡蛋3枚,打破碗花花适量,煨水喝汤,吃蛋。
十二、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胁痛与肝病明显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肝气郁结:因情绪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阻络痹而致胁痛;瘀血停积:气郁久则血行不畅,瘀血停积,胁络瘀阻而胁痛。强力负重,跌扑闪挫也可致瘀血胁痛;外感湿邪疫毒或内伤饮食,脾失健运,均可导致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调达而致胁痛;也可因久病、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虚不养肝、脉络失养而胁痛。
1.刺头菜根适量煨服。
2.狐狸肉煮吃。
3.四瓣草适量水煎服。
4.巴豆皮15g,甜杏仁15g,黄芥子15g,焙干研细末,黄蜡30g熔化,合药末为丸,绿豆
大小,早晚空腹服8丸。
十四、黄疸
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主要特征。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为感受风邪染疾、饮食不匀所致,内因多与身体虚弱、内气不足有关,内外因又互有关联。外感湿热毒疫而致。总之黄疸发生,主要以浊邪为患、脾胃肝胆功能失常所致。
1.山栀25g,神曲25g,黄芩25g,槐子25g,麦面粉500g,以上药共焙黄为末,早晚开水冲服30g。
2.洗澡叶30g,马胆5g,水煎服。
3.姜根土50g,温开水泡服,或包敷百会穴和涌泉穴或太阳穴。
4.葱20g,花椒10g,泡酒服,服后盖被发汗,汗出后,烧银子渍开水服。
5.金戒指泡水服。
6.红马肉100g,炖服。
7.熊胎50g炖服。
8.水槟榔25g,鸡胆一枚,炖熟吃。
9.甜蕨菜根25g,甜白酒20g,水煎服。
10.黄水倒水莲25g,水煎服。
11.木芋20g,白牛膝25g,秧草根20g,水煎服。
12.鲜黑牛粪10g,冲开水澄清服。
13.野姜黄根30g,水煎服。
14.鸡屎藤30g,水煎服。
15.猪胆单独兑水服;绵羊胆0.5g或山羊胆0.5g,或牛胆、猪胆、狐胆等,均单独取
0.5g,兑水服。
16.大黄药20g,芦根20g,鲜鱼腥草25g,杨柳根20g,榕树叶20g,甜白酒10g,水煎服。
17.绿竹皮15g,百草霜5g,陈猪肝50g,炖吃。
18.大叶苦菜根20g,绿皮鸭蛋数枚,炖吃。
19.活鲤鱼50g,红糖50g,红烧吃。
20.茵陈50g,水煎服。
21.脆蛇50g,研末3g开水冲服。
22.鱼腥草30g,红糖30g,水煎服。
23.猪肝50g,红糖10g,炖服。
24.枣树根50g,瓦松20g,水煎服。
25.黄鼠狼嘴皮15g,焙黄研末,开水冲服。
26.绿壳鸭蛋数枚,万年青树尖50g,炖服。
27.黄花杜鹃根30g,水煎服。
28.野三七30g水煎服,或灯笼草50g水煎服。
29.千张纸20g,山香草25g,野三七20g,鸡屎藤根25g,水煎服。
30.田螺数枚火烧熟吃。
31.菟丝子20g,野芭蕉20g,山香花20g,染饭花20g,野罂粟5g,水煎服,洗身。
32.软筋骨根20g,十大功劳根20g,金丝桃根25g,水煎服。
33.大靛花根25g,淡竹根20g,金丝桃根15g,水煎服。
十五、积滞
彝医将饮食停积不化、浊气不行所形成的胃肠疾病称积滞。主要表现为不思饮食,腹部胀满,大便不调或腹胀、嗳气、酸呃、水泻等症。主要原因为过食酸冷厚味,饮用不洁生水或脾肾素虚运化失职,难以腐熟水谷,以致停蓄不消形成脾虚食积之症。
1.山楂400g炒黑存性,萝卜子100g炒黄,共研为末,早晚分服20g。
2.藿香50g,陈皮25g,水煎服。
3.神曲100g,山楂100g,麦芽100g,蝉蜕100g,柴胡75g,槟榔100g,鸡肝连心15付,
另加鳖甲100g,陈皮25g共捣如泥,煨干,以上药共研细末,幼儿日服15g,10岁以上日服
20g。
4.花椒寄生20g水煎服。
5.豪猪胃1具,鸡岔肠2具烧熟,泡酒服。
6.发罗海舂粉适量,开水冲服。
7.地不容适量,水煎服。
8.老鸦响铃根适量,泡酒服。
9.生姜20g,茶叶10g,花椒5g,水煎服。
10.乌龟胆0.1g调水温服。
11.尖刀草节30g,香芝麻棵30g,水煎服。
12.覆盆子根20g,钻地风根20g,龙胆草根20g,麻黄10g,鼻管草20g,铁线草20g,黄
芩10g,小鞭打20g,地榆20g,风藤草20g,紫背天葵15g,马鞭梢20g,小黄花15g,慈菇20g,
野席草25g,牙齿草20g,水煎服。
13.干针万线草30g,水煎服。
14.狸肉50g,狸胆汁0,2g,泡酒服。
15.狸粪10g,狸骨5g,烤黄存性研末泡开水,饮澄清液。
16.飞雕鼠胆0.2g,飞雕鼠肉50g,飞雕鼠骨5g,泡酒服。
17.刚孵出壳小鹅,连壳1枚,土当归25g,黄花地丁25g,水煎服。
18.大树蝴蝶数只,草血竭30g,舂细包腹部,也可泡酒饮。
19.马肉100g煮吃。
20.臭牡丹50g,蚁堆土150g,共捣细包腹部,然后烧鸡蛋一枚,生草果一枚,共捣服下。如出现轻度腹泻,再煎服大红菜根30g,宿食可下。
21.臭牡丹根30g,苍蝇网根5g,猪肺100g,煮熟吃。
22.金竹根20g,红椿树根20g,刘寄奴15g,水煎服。
23.小芹菜30g,水煎服。
24.金竹茹10g,赤小豆20g,金凤花根10g,水煎服。
25.麻栗树木耳30g,煮熟吃。
26.狗屎兰花根15g,芦根30g,大蓟根30g,鸡屎藤根20g,水煎服。
27.丰收瓜根瘤洗净生吃。
28.岩羊角10g,蹄10g,孵出鹅蛋1枚,泡酒服。
29.岩羊角、蹄,适量焙黄,研粉开水冲服。
30.酢浆草根20g,黄鼠狼嘴、胆适量,加酒为引,水煎服。
31.菜板积垢,腊肉,炒焦碎米,鸡血适量,煨煮滤渣,兑酒服用。
32.山楂20g,杨梅10g,干杏10g,泡水服。
33.鸡内金10g,鸡岔肠1副,泡酒服。
34.桃仁10g,一把抓10g,皮哨子10g,臭壳虫5只,羊毛青杆20g,煨水服。
35.兰根适量,刺猬胃,煨水服。
36.魔芋一个打洞,纳入猪肉30g,烧熟后连肉一起吃。
37.土木香15g,广木香25g,山慈菇15g,狗响铃根15g,苦萝卜15g,芦子30g,草果数
枚,胡椒0.5g,槟榔心15g,石菖蒲15g,水煎服。
38.伏龙肝30g,旧扫锅帚(焙黄)1根,两药共研为末,冲开水服上层清液。
39.生姜200g,山羊肉500g,炖熟后喝汤。
40.野槟榔皮20g,田中水草20g,松脂15g,松寄生30g,猪鬃草20g,海金沙20g,卷柏
20g,水煎服
41.野猪胃100g,草果适量,胡椒2g,炖熟吃。
42.黑蛇骨20g,相思豆lg,野猪胃100g,炖服。
43.大蓟30g,水煎服。
44.猪胃1具,草果5枚(打),胡椒2g,茯苓20g,炖服。
45.麂子胎或岩羊胎(干品)20g,炖服。
46.黄鳝200g,煮吃。
47.羊耳菊25g,相思豆1g,苡仁根25g,水煎服。
十六、积聚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症。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一般说聚病较轻,病程短,易治;积病较重,为时久,积而成块,故难治。
1.白术50g,茯苓50g,苡仁50g,人参5g,山药50g,车前子10g,莱菔子10g,神曲10g,
枳壳5g,甘草3g,肉桂0.5g,水煎服。
2.萝卜子100g,砂仁100g,共研为末,每天2次,每次10g,米汤送服。
3.人参10g,党参25g,生黄芪50g,当归25g,焦白术15g,茯苓15g,生姜皮15g,大腹
皮15g,桑白皮15g,炒枳壳5g,木通片7.5g,紫肉桂5g,紫厚朴5g,远志10g,茯神15g,朱砂1.5g,琥珀2.5g,猪苓10g,防己10g,泽泻15g,生姜3片,大枣2枚,上药除朱砂、琥珀研粉兑服外,余药水煎服,童便一盅为引。
4.桑白皮250g晒干为末,巴豆9个去油,荞面250g,共为细末,早晚开水送服10g。
5.醋鳖甲100g,鸡内金100g,瓦楞子50g,红糖300g,蜂蜜300g,除蜂蜜外,余药舂粉调蜜为丸,早晚各服10g。
6.白胡椒15g,刺猬皮7.5g(土炒),黑矾7.5g,胡桃仁15g,大枣7枚(去核),阿魏5g,
血竭10g,共为蜜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服15~20粒。
7.莲米10g,五谷虫10g,茯苓10g,山楂10g,山药10g,神曲10g,麦芽10g,扁豆10g,
龟板10g,鳖甲10g,三棱10g,莪术10g,共为细末,麦面少许烙成饼子,每天3次,每次10g。
8.生水蛭200g,生黄芪200g,鸡内金100g,三棱100g,莪术100g,生桃仁100g,红花
100g,槟榔100g,附子75g,干姜75g,归尾50g,共为细末,早晚各服15g,开水送服。
9.血灵芝400g,炙香附400g,黑丑100g,白丑100g,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10g。
10.桑白皮30g,棠梨树皮30g,棠梨树叶30g,苦桃树皮20g,水煎服。
11.老熊皮25g(焙黄),雄熊肾50g,泡酒服。
12.鸡嗉子果根各25g,岩羊角(焙黄)15g,泡酒服。
13.羊耳菊根20g,野豌豆20g,泡开水服。
十七、头痛
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这里所论头痛,主要为内科杂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若属某一种疾病过程所出现的兼症,不属此范围。内科杂病头痛,病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1.垂柳枝烤热,剥皮包头部。
2.印堂穴部划破表皮呈十字小伤口,用牛角拔罐拔出少许血。
3.凉豆腐拌海椒吃,并喝浓茶。
4.野苏麻叶擦痛处。
5.生猪胃包头一天一夜,再用大蓟、大缉麻根,适量水煎服。
6.手捏太阳穴三次后,针线包10g,党参30g,猪血100g,煮吃。
7.酒后头痛:先喝冷开水,再吃生萝卜丝或蜂蜜冲开水服。
8.风寒头痛:辣椒10g,红糖20g,酢浆草30g,煨水服。
十八、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此病主要病因多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而致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次为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或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上扰清空也可致眩晕。
1.绿鹰胆适量水冲服。
2.绿鹰肉适量煮吃。
3.续断30g,水煎服。
4.红糖煮鸡蛋吃。
5.石花煮鸡蛋吃,再用番香草煎水服。
6.鹿衔草30g煮鸡蛋吃。
7.糯米煮猪肉吃。
十九、中 风
中风又名卒中。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喁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喁斜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1.兰根、野棉花根、闹虫草根、蚊子草根、黄锁梅根、杨梅根、五甲树根、小蜈蚣藤、小棕树、野坝蒿、五倍子、牛膝、大花辑麻,适量煨水服。
2.半身不遂:鲫鱼450g,大葱1.5kg,生姜1kg,牛膝15g,同煮服,忌盐。
3.口眼歪斜:秦艽7.5g,炙甘草4g,川芎4g,当归4g,白芍4g,生地4g,熟地4g,茯苓4g,羌活4g,独活4g,白术4g,防风4g,白芷4g,黄芩4g,细辛1g,生姜3片,水煎服。
二十、疟疾
疟疾是由于感受疟邪而引起的以寒颤、壮热、头痛、汗出、休克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疟疾病因为疟邪(疟原虫)。疟邪侵入人体之后,伏于半表半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发作以间日一发最多见,也有少数邪伏浅者一日一发,邪伏深者二日而发,即称三日疟。
1.土细辛15g,石椒草20g,水煎服。
2.鹌鹑花20g,羊脆骨树30g,多依果数枚,酒引煎服。
3.八楞马根15g,水煎服。
4.黄常山15g,水煎服。
5.莲台夏枯草20g,水煎服。
6.海底石数枚,土烟10g,水煎服。
7.黑竹20g,淡竹20g,死黑竹茎内积水10ml,甜酒适量为引,水煎服。
8.牛屎货螂14个,水煎服。
9.青蒿、甜菜、死竹,各7枚,酒为引,水煎服。
10.桃树皮15g,水煎服。
11.反背红15g,水煎服。
12.螺蛳壳、穿山甲壳适量,泡酒服。
13.青皮、半夏、黄芩、甘草、白术、茯苓、柴胡、陈皮、草果、厚朴各等分,生姜三片,清泉水煎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