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瑶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瑶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瑶医学之添火逼寒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0-19 08:40:21
  • 核心提示:添,增添,逼,逼迫。是一种通过使用温热药而治疗外侵之寒、内生之寒、湿痰、瘀血阻滞筋脉的方法。

    添,增添,逼,逼迫。是一种通过使用温热药而治疗外侵之寒、内生之寒、湿痰、瘀血阻滞筋脉的方法。

    瑶族先民居住环境恶劣,地处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在长期生活中他们观察到,人们在感觉到寒冷的时候,近火取暖寒象即可缓解,或人们在感受寒凉之后,有恶寒的感觉,吃一些辛辣的东西,也可使全身温暖而寒象解除。再如,人们食人寒凉之品,可引起腹痛或泄泻,吃一些辛辣的东西,也可取得效果。因此,他们以为火能胜寒、热能胜寒,推至一切寒证,皆适于使用温热药。

    人体的寒象有其共性,亦有其个性,故须在共性基础上区分个性,脏器、胸间、膈上、肠间、头脑、四肢、筋脉、皮肤等皆能因寒致病。病变部位不同,在治疗上使用温热药亦应有层次的区别。各脏有各脏的独特功能,发生病变,必然各脏有各脏的独特见症,虽然治疗的整体思路是“温之热之”,还应根据脏器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使用不同的药物,组成不同的处方,才能切中病情,如丝人扣。还应注意的是,寒有自外而人,有从内而生。因此,自外而人的外寒,用药时应温热药与辛散药同用。温以助热,辛以散寒,二者相配,则蜷缩的筋脉得舒而气血流通无阻,全身内外的孔窍,从筋骨到血脉,从血脉到肌肉,从肌肉到汗孔,层层开泄,使外寒之气得以外达。从内而生的内寒,用药时应温热药与补益药同用。温以助热,补可转亏,二者相配,则功能低下的脏器功能得以恢复,功能复而气血调和,阴寒自然无处藏匿而内消。

    需要注意的是,温热药的使用不可太过,太过可耗伤体液,出现燥热之象。另外,温热药应适时而用,一般而论,盛夏暑热之时,温热药宜轻用;隆冬严寒之际,温热药应重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