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瑶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瑶族 > 传统的疗法 > 正文
  • 瑶医学之摸腹部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10-18 14:18:37
  • 核心提示:摸腹部,主要是检査脐部和腹部的血脉跳动情况来诊断疾病;瑶医认为脐是血脉汇集点,全身的病变皆可在脐及脐周血脉上反映出来,因此,检查脐及挤脐血脉变化可知病情的轻重及性质和病程

    摸腹部,主要是检査脐部和腹部的血脉跳动情况来诊断疾病;瑶医认为脐是血脉汇集点,全身的病变皆可在脐及脐周血脉上反映出来,因此,检查脐及挤脐血脉变化可知病情的轻重及性质和病程的长短。

    (一)方法与步骤

    病人取平卧位,双手平放躯干两侧,暴露腹部,放松身体,医者位于右侧,面对病人,以右手中指按压脐部,观察脐部血脉跳动的节律、强弱与浮沉、左手手背或四指依次按压脐部周围相应点上,观察血脉的流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具体穴位及主病如下:

    1.以脐部为中心,作“十”字脐上三寸为胸点,主人体胸、心、肺等上方疾病,脐下三寸为子宫点,主子宫、输卵管病。

    剑突为心点,主心、胃疾病。

    脐旁左侧为血路。

    脐旁右侧为水路。

    脐部左右两侧为两个肾点,主肾疾病。

    2.“十”字间分别画两条平分线脐正两上端、行经两乳、颈部、眼等称火线。脐至两下端称膀胱线,男主精、女主血,主生殖系统疾病。

    3.两胁下(肝、肺之间)形如“人”字和八字,八字右侧为肝、左侧力背。

    4.两乳头下的两点为脚点,主肺疾病。

    5.胸骨上窝,主心肺疾病。

    (二)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是脐部脉不浮、不沉、节律一致,和缓有力,往来自如流利,四周的小血脉向脐部来回弹动,其节律、强度与肪脉一致。妇女脐旁左侧(穴路)若血脉由上往下很顺利、不返回则为经期。

    (三)异常脉象

    脐旁右侧脉不动:可有上腹胀满、疼痛等。

    脐旁右侧脉跳,左侧不跳:血结于上。

    脐部脉浮乱:月经失调,多为月经先期。

    脐部脉紧有力:内热或痛经。

    脐部脉数:内热。

    脐部脉跳顶指、往来不到点,与周围脉不交通:腹痛。

    子宫点、两侧膀胱线脉不跳:血脉不通,无生育。

    子宫点旁有两条脉跳动,即为两条月经线,若两条月经线来回流动、节律一致,则月经正常,若一侧正常,另一侧脉快为月经失常,若以往正常,现两条月经线均停跳为停经,有怀孕的可能。

    左侧肾点脉跳异常:左侧肾病变。

    右侧肾点脉跳异常:右侧肾病变。

    肾点脉弱:肾小(肾虚)。

    肾点过于强大有力:肾大(背实)。

    两条火线脉数有力:热证(哪侧异常则哪侧有病)。

    两条火线脉沿火线往上跳到胸肺:肺热、头痛。

    八字脉往上流如水流样:水湿盛。

    八字脉无跳动:水湿稀少。

    右手中指按胸窝上窝,指下分左右两条血脉(正常时与脐部血脉快慢一致,上、下流动并能连接),若过快或不连接,心肺内热,若脉跳顶指不流,肺有结节。

    (四)肝脏检查方法

    左手拇指压右下腹(相当于脉与骼前上棘连线中点),右手中指先后从右胁下由下而上分上、中、下三点按压,观察血脉跳动情况,如上点脉往心点流动为肝大,中部有两点跳动为肝硬,脉细弱由上或中往下流为肝小。

    (五)孕妇检査方法

    孕妇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并稍分开,平放于躯干两侧,医者站立于孕妇右侧,用右手中指轻轻按压脐部,观察血脉跳动情况,正常脉象为和缓有力,如脉弱则为血虚,不能滋养胎儿,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再用双手背轻触孕妇小腹,观察胞衣的寒热情况,寒者胎儿安静不动,热者胎儿躁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