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藏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族 > 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二节艾灸疗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8-19 08:19:12
  • 核心提示: 一、适应症

    凡是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痞块、寒性胆病、头部和四肢的“黄水”症、瘰疬、炭疽、虚热证、神经错乱、健忘症、脉病、热病

        剑突尖端三口穴,主治胸胁疼痛胀满、食物不化、多痰涕,以及感冒后囟门部沉重等症。剑突尖向上一寸及其左右一寸半处三口穴,主治因痰病所致之嘈杂吐酸、食不知味、嗳气、胸胁作胀如有气体充满之感等症。
        3.头部诸穴
        后囟、百会、囟门合称三门穴,主治由“龙”引起的头晕、昏厥。枕骨左右两处头发盘旋处,主治疯狂、多语,突然昏倒。火灸下额前稍处,主治“龙”型疫疠、呆滞不语。血门向后直下,发际向上四横指处,灸之能治脑病、健忘、头晕等症。七横指处,治鼻孔阻塞及鼻涕频多之症。前额与头发之分界处,灸之可治眼朦胧症及瘟病所致之癫狂症。
        4.四肢穴位
        火灸外踝骨向上四指处的筋脉之间,主治生殖器疾病和喉症不语症。火灸手腕四指处的韧筋之间,主治瘟疫引起的多哭症。火灸内踝对直上方的韧筋间,主治阳痿、遗精。火灸大拇趾生毛穴,主治颈项强直、睾丸肿胀、疯癫、痴呆。火灸跟腱正中,主治眼干涩、昏厥。火灸无名指左右指尖,主治口唇疾病。火灸无名指尖,主治牙部疾患。
        五、灸  法
      灸法计有煮法、烧法、烤法、拟法四种。
      1.煮法:以艾柱在选下之穴位上,连灸二十壮。适用于慢性的顽症,如瘰疠、痞块、痈疖等。
      2.烧法:如上法灸十五壮。适用于心风病、“黄水”病等。
      3.烤法:如前法灸五至七壮。适用于“龙”病、虫症、大小便秘闭不通者。
      4.拟法:艾柱用白豌豆大者一枚灸,惊痛时即可移去,一般多用于儿童。
      艾灸对于产后、泻后、脉断复续以后,以及体质虚弱患者,灸之不可过度,否则将引起重大弊害。艾绒点燃后,务须均匀燃烧,不要摆弄艾灰。如果中途熄灭时,用针头杆子将艾灰除去,一个艾绒燃烧三分之二后,再燃另一支,保持热力不断,其底部周围产生小泡,而无疼痛。前灸后痛、后灸前痛,欲呕吐者,说明灸透了。火灸后,要用手指揉穴位,让患者活动一下。当晚禁忌饮水,饮水会熄灭胃火。进食后,不能火灸施治。
        六、功效
        艾灸能够封闭脉道之要隘,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可以镇痛,治消化不良,化痞块,干涸“黄水”,守脏腑之间,使胃火增生,神志清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