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藏族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族 > 藏医药概览 > 正文
  • 第五节新生时期(1951年以后)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8-15 15:45:11
  • 核心提示: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谱写了藏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与汉族中医的历史一样,藏医在古代虽然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毕竟当时的社会仍然是个阶级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谱写了藏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与汉族中医的历史一样,藏医在古代虽然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毕竟当时的社会仍然是个阶级社会,在西藏还是个封建农奴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一切的科学技术成就,包括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其主要受益者只能是统治阶级。一般普通平民由于生活穷苦,是很难得到科技成就所带来的好处的。
        下面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藏医在西藏地区的发展情况。
        在西藏,与全国一样,藏医学在党的祖国医学政策、民族政策的关怀和照顾下,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广大的人民作为医学服务的对象,对旧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藏医学被作为祖国医学遗产的组成部分,得到继承、整理、挖掘和发展。过去的惟一的藏医机构,即药王山医学利众寺与原来的医学星算利众院(也就是“门孜康”)合并,称为拉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二门诊部。到门诊部求医的藏民,一律免费。原来的主持钦绕诺布在门诊部应诊,还有他的及门弟子2人,也随同应诊。
        两年后,随着业务的发展,门诊部扩建为拉萨藏医院,仍由钦绕诺布任院长,强巴赤列为副院长。这时,全院的人员总共也不足100人,总面积大约只有400平方米,每年的门诊量最多也不过1万人次。党的有关政策,对藏医事业给予了特殊的关怀。如1953年,中央民族卫生工作大队进藏进行调查研究;1960年和1961年先后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的工作组进藏,与西藏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和拉萨藏医院等单位人员一道,对藏医藏药进行调研。随后的几年,又陆续有组织地进行藏医药的整理、学术交流。从此,藏医药学的发展加快了步伐,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介绍。
        一、医疗卫生
        首先以旧西藏唯一的医疗机构“门孜康”为例。1959年,在它的基础上成立拉萨市藏医院,该院逐步成为全藏藏医学发展的中心。和平解放初期,由于业务的发展,该院首次把门诊部分为内科、外科、五官科、妇儿科,分科门诊,方便了病人。另外,开始建立病历制度,并设有药房,以后又加设中医的针灸科,并派医疗队到各地进行巡回医疗,为广大的旧农奴服务。
        随后藏医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断增加,加强了医疗力量,藏医院也逐步扩大。从1963年起,
    招收藏医班,培养藏医接班人;同时又自设药厂,增添机器辅助生产,做到半自动化;又派出一些医务人员,到米林、林芝、林周、当雄、尼木、达孜、曲水、堆龙德庆、墨竹贡卡、彭波等10多个县设藏医门诊所。这些门诊所成为以后各该地区藏医医院的基础。
        1965年,藏医院开始设立住院部,有病床32张。从此,藏医医疗工作走上了正规的发展道路。至1980年,又将拉萨藏医医院改为西藏自治区藏医医院。建筑面积逐渐扩大,达到30 600多平方米。门诊部增加职工到332名。另建住院部,病床扩大到’20.0张。设备先进,科类齐全。一年内可诊治病人达26万多人次。全院职工427人(1990年),有职称者已达到256人,其中高级职称者29人(有一名国家级专家),中级职称者56人,初级职称171人。院内设有8个临床科室,6个辅助科室。
        藏医院附设的药厂,面积扩大到4 700多平方米,每年生产藏药达10万千克以上,其生产的品种由170种增加到350种,除常规丸、散剂以外,还有糖浆剂、冲剂等。所生产的藏药畅销国内外,获很高评价。如他们所产的“七十味珍宝丸”、“常觉珍宝丸”等,多次获得金奖。
        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为中心,全区7个地区,已有山南、日喀则、阿里、那曲、昌都5个地区有藏医医院;在75个县中,也有5个县有藏医医院,其余则在县医院中设藏医科。全区藏医总人数已达1 500多人(1989年)。    
        除西藏地区以外,其他藏族聚居地区藏医也有相应地发展,其中安多地区,特别是青海省发展较快。1966年之前,只有一些小型的藏医医疗机构出现,1978年以后,发展迅速,先是在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建立了第一所蒙族医院,随后,80年代又建立了省藏医院,另有州级的藏医院4所,县级的18所。在综合性县医院中建立藏医科的共有17所,乡级的则达29所,总建筑面积达到33 000多平方米以上。这些藏医机构由于都设立在交通方便的地区,就诊很方便。如仅1990年一年,24所县以上的藏医机构治疗各民族患者就达到20多万人次,其中住院患者占2.5%。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