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由于形状颇似人参,故有“东洋参”的别称。牛蒡性温,味辛、平,人肺、肝、胃经,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的功效,可治疗风毒头面肿大、头晕、咽喉肿痛、牙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疖等病症。《本草纲目》中详载其“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中草药图谱与调剂》认为“牛蒡根内服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利大便”等。《抗癌中药》指出,牛蒡有抗菌作用,根中主要活性物质为牛蒡多糖、牛蒡酸等,可与其他抗癌中药配用组方。
牛蒡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牛蒡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牛蒡根中所含有的牛蒡甙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牛蒡中含有抗菌成分,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的生长。牛蒡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有预防和治疗便秘的功能。牛蒡中含有菊糖,其提取物在动物实验中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血糖,提高机体对糖类的耐受量。牛蒡苦素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中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
牛蒡叶、花、根、果实皆可入药。牛蒡花、牛蒡叶性味甘、凉,入肺、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候之功,适用于感冒咽痛、咽喉不利等。牛蒡嫩叶味甘,能治头痛、乳痛、皮肤瘙痒。牛蒡子为牛蒡的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寒,入肺、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解毒透疹、止痛消肿之功。《本草经疏》言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因而可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热毒疮痈、疹出不畅等。牛蒡根性味苦、寒,入脾、肺经,有疏风散热、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痈疽疮疥等。《唐本草》言其“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