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科技前沿 > 正文
  • 黔产野生蕺菜不同生长期挥发油成分研究

  •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作者:杨贵秋 丁丽娜 刘亮 宋德勋 时间:2013-09-09 10:29:00
  • 核心提示:1.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0;2.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563000
    【关键词】 蕺菜;生长期;挥发油
    蕺菜为三百草科植物蕺菜(Houttynia eordata Thunb)的干燥全草,又名鱼腥草、折耳根、猪鼻孔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
    1.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0;2.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遵义563000
    【关键词】  蕺菜;生长期;挥发油
      蕺菜为三百草科植物蕺菜(Houttynia eordata Thunb)的干燥全草,又名鱼腥草、折耳根、猪鼻孔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临床用蕺菜挥发油做成注射剂治疗肺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感染等。本实验对野生蕺菜不同生长期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为蕺菜的栽培与生产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l仪器与材料
        恒温水浴锅、烘箱、超声清洗器、电子天平、挥发油提取器、GC—MS、5mL容量瓶。蒸馏水、石油醚。野生蕺菜采集自贵州遵义。
    2方法与结果
    2.1挥发油的提取将新鲜蕺菜洗净晾干至外面无水滴为止。切制成长0.2cm小段,精密称量500g置2000mL圆底烧瓶内,加蒸馏水1000mL,用玻璃棒将瓶壁鱼腥草放到瓶内,并将其搅拌均匀,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冷却1小时后读数,并用5mL恒重的容量瓶收集挥发油,用分析天平称重。
    2.2野生蕺菜跟踪对野生蕺菜地下茎、地上茎、叶每月3次(1号、10号、20号)挥发油提取测定,计算挥发油含量。结果见表1、图l。
     
     
     
    2.3不同生长期挥发油成分分析    
    2.3.1气相色谱/质谱条件HP一5MS5%Phenyl Methyl si—loxane(30m×250um×0.25u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45%(保留2min),以5°C/min 升温至260°C;汽化室温度250°C;载气He;柱前压7.62Psi;流速1.0ml/min;进样量1ul分流比40:l。离子源EI源;离子源温度230°C;四级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发射电流34.6uA;倍增器电压2013V;接口温度280%;溶剂延迟4min;质量范围10~500amu。
    2.3.2挥发油含测定  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98标准质谱图库和WILEY275质谱图库,同时结合有关质谱图文献解析,确认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求出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2。
     
    3讨论
        野生蕺菜地下茎中挥发油的含量6月7日最高,达0.1813%,随后逐渐下降;叶挥发油含量7月最高,达0.1019%,并保持到9月;地下茎挥发油含量9月29日最高,达0.1814%,并逐渐下降。有效成分B一蒎烯含量从4月份开始上升,到6月7日达到最高,后又降到8月的1.5%;2一十一酮含量,从5月23日开始升高,到9月29日到达最高3.68%,然后逐渐下降到1.5%。
        综上所述,蕺菜的采收期为6月10日至7月10日,蕺菜的挥发油含量是较高,蕺菜挥发油中p一蒎烯含量最高;2一十一酮含量也是较高的时期,在7月份以后叶逐渐枯死,因此在此期间采收地上部是最好时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