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等我国多位老一代领导人对中医药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其中他们与中医药的不少故事成为后人永久的美谈。
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曾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在延安时,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毛泽东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往往痛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仍不见效。一次,中医李鼎铭到杨家岭来看望毛泽东。他为毛泽东切脉之后,很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了。那时,中西医之间矛盾尖锐,毛泽东身边的医生都是西医,他们不同意毛泽东服用中药。毛泽东力排众议,坚持把李鼎铭开的四服中药吃了下去。吃完后,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这更使毛泽东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毛泽东又介绍李鼎铭为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治病。很快,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1953年,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
1974年底,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视力下降,看书已经困难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看清眼前的手指,双目已近失明。经过慎重考虑,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为毛泽东实施针拨术。中医传统方法中有一种“金针拨障法”,民间失传已久,但该方法已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和改进,唐由之是主要负责专家。毛泽东知道后,欣然同意做手术。
唐由之,当年48岁,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眼科主治大夫、负责人。春节前的一天,有人通知他去给毛主席看病。当时从全国各地来的眼科专家有七八位,但中医师就唐由之一人。几次会诊后,大家都认为毛主席的自内障需要手术治疗。唐由之了解到毛泽东有慢性肺心病,两年前休克过;咳嗽得厉害,咳嗽以后没有吞咽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大家反反复复地讨论手术方案,当时西医摘除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咳嗽可能会造成手术意外,导致切口破裂、角膜裂开、房水、虹膜、玻璃体外溢等,非常危险。唐由之自1958年起对白内障针拨术进行了从切口部位到术后并发症等的研究,证明了手术切口在角膜缘外4毫米处是科学的。他又进一步克服了术后发生青光眼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手术只需几分钟,切口仅有2毫米,不需要缝合,技术成熟,它更适合年老体弱患者。截至1974年,在给毛主席手术前,唐由之已成功地做过数千例白内障针拨术。其
中,难度最大的是柬埔寨前首相宾努亲王的手术。由于唐由之的手术技术熟练,手术很成功。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1975年,中央决定:由唐由之为毛泽东做白内障手术。7月23日晚上11点左右,唐由之很自然地问主席:“考虑好做手术没有?”主席坚决地说:“做!”手术室就设在毛主席的书房。做手术那天,主席很配合。由于唐由之技术熟练,手术一会儿就做完了。等唐由之给主席眼睛包上纱布,问主席:“手术已经做完了,您有什么不适吗?”主席说:“我还以为没有开始做呢!”手术后不久,毛泽东就能够自己看文件看书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