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民间传说,真实性无法考证。有史料记载,明崇祯初年(1628年),江西人姚本仁,从江西建昌老家进京会考,因医术高超、手法独特,被提拔成当朝御医;清顺治三年任太医院院长,擅长内病外治,以贴敷疗法为宫廷家族疗疾,深得皇室恩宠。公元1644年,姚本仁告老还乡,在少林寺与晓山禅师共同研制成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后迁居于彰德府(今安阳市),始设医馆“宗黄堂”配制姚家膏药。他将黑膏药涂在狗皮上制成黑膏药为当地百姓治病,不图赚钱,赊药济贫,悬壶济世,随即享誉四方。因为膏药涂在狗皮上这个特征,大家就深刻地记住了“狗皮膏药”这个名字。
姚本仁创制的“狗皮膏药”始称万应膏,也叫姚家狗皮膏药,后人则称安阳狗皮膏药。该药选用上等麝香、没药、乳香、阿魏、牛黄、血竭、当归、木瓜等药材,严格配制,熬炼而成,分跌打膏、固本膏、拔毒膏、暖脐膏、化毒膏、化瘀膏等多种。具有逐瘀止痛、消积化块、舒筋活血、驱风散寒之功效。主治妇女血块、男子气块、腹内积聚、风寒湿痹、腰腿酸楚、关节扭伤、胃寒作痛、手足麻木等症。
当年姚本仁主要在黄河以南广为布施,狗皮膏药一用辄验,颇有盛誉。顺治五年(1648年),姚本仁居住在安阳市区鼓楼后街东头大槐树院内,开姚家膏药铺,铺名宗黄堂,铺前高悬“太医正传”巨匾,世代相传。膏药的配制方法严遵祖训传媳不传闺女,沿袭300多年。1949年后,姚家公开了膏药配方与制作方法。1956年姚家各门大都加入了公私合营安阳姚家长门宗黄堂膏药厂。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安阳市膏药厂。姚家狗皮膏药配方精良、质地细腻、色泽黑亮、软硬适度,疗效显著。1978年以来,安阳市膏药厂经过对姚家膏药配方科学分析,对药物进行精炼提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制成精治膏药,疗效与原狗皮膏药相同,颇受广大患者欢迎,且远销东南亚、欧洲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