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五夫莲子的故事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农训学 时间:2013-09-23 14:29:00
核心提示: 莲子,别名藕实、莲实、莲米、莲肉、建莲肉、莲蓬子等,为睡莲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该品性平,味甘、涩,入心、脾和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固肾益精的功效。提起它,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南宋著名大思想、大
莲子,别名藕实、莲实、莲米、莲肉、建莲肉、莲蓬子等,为睡莲科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该品性平,味甘、涩,入心、脾和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固肾益精的功效。提起它,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南宋著名大思想、大教育家朱熹14岁时因父亲去世,便投靠五夫里的刘子羽(南宋爱国名将)。五夫里依山傍水,碧水青山,以盛产建莲而闻名,方圆十几里莲田,每逢炎夏,便散发出阵阵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少年朱熹喜欢夹着书本到林阴道旁,面对莲田高声诵读先师兼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爱莲说》。
有一年的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当,朱熹像往常一样在林阴道旁念书,其母揣着一碗莲子汤,远远地叫着他的小名找了过来。朱熹接过莲子汤,又将它到端母亲面前,愧疚地说:“母亲,你每天操劳到晚,还是您先喝吧!”望着这聪明懂事的孩子,母亲对朱熹说道:“孩儿,莲乃花中之君子,它浑身都是宝,莲藕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佳肴,还可制成藕粉。荷叶味苦,但清热解暑,还可供观赏。做人也该如此,要做有用的人,像莲花一样做一位正人君子。”朱熹接过了母亲手上这碗蕴含着做人道理的莲子汤,细细地品味慈母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沉思良久,终于悟出此中之意:“莲子,即怜子也,慈母怜子的心是苦的,待日后学有所成之时,那慈母的心就像抽掉苦心的莲子一样,变得甘美无比了。我应当发愤读书,用以报答母亲的这份养育之苦心。”从那以后,朱熹更加废寝忘食地求学上进,19岁时就荣登进士。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