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个老农夫上山开荒。太阳落山后,草中蚊子纷纷出动,朝老农夫袭来。老农夫把开荒时刨掉的荆条草根抱来一大堆,点着火,火堆中冒出青云般的浓烟,把蚊子熏得四散乱逃,老农夫接着开荒。
老农夫的家人,做好晚饭等着他回来,直等到月上三竿还不见回来,便到山上寻找。家人赶到开荒处,闻到一股烟味,喊了数声无人回应,在一堆燃尽的火堆旁发现老农夫,只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气息全无。
全家人十分悲痛,因当地习俗死人不许进村,只好将老农夫的尸体放进一个山洞里,洞口用石头堵上,回去准备棺木和挖墓穴事宜。
两天后的夜里,老农夫的家人亲友聚在一起,商量次日安葬一事,忽听有人敲门。听出是老农夫的声音,众亲人大惊,大家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开门!快开门!怎么啦?”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喊声。众亲人悄悄地嘀咕了一阵,一起跪倒,哀求说:“明天我们就给你送棺送衣送钱去,让你入土为安,请你再忍耐一宿! ”“胡说些什么呀!”门外人急了,“我没有死,开荒累了睡了一阵,你们咋把我放进山洞里?不信你们开门看看我是人是鬼?”不论门外人怎样解释,门里人总是不敢开门,慌忙烧了些纸钱,再不应声。
老农夫无奈,只好离开家门,走出村外,心想:莫非我真的死了?死了咋不见阎王、小鬼?到哪里去找阎王……老农夫在朦胧的月光下慢慢地走着,走进一片树林,他解下腰带,拴在树权上,将头套了进去……
这时,一队骑马的官兵过来,发现了上吊者,急忙解下来。官兵中有位老大夫,施展医术把老农夫救活,询问缘由,老农夫叙说了原委。
老大夫随老农夫到他开荒的地方,仔细察看了那里的草木,发现了一种叶儿像艾蒿,根块像乌丫头的草,有很好的麻醉作用。老农夫就是被这种草麻醉过去的,并非真死。
老大夫如获至宝,用这种草制成麻沸散,给患者开刀疗疾。这位老大夫不是别人,正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开刀医治患者,大名鼎鼎的外科鼻祖华佗。华佗给这种草取名草乌,从此这草入药类,流传了下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