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是医圣张仲景首创,最早见于《伤寒论》一书。关于白虎汤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在汉代,巫医、神汉、方士、道士到处胡乱行医,封建迷信活动猖獗。一天,张仲景的弟子卫讯对他说,一个高热不退的病人经一道士捉“鬼”,且服用了一白虎大仙送的“仙药”后,病很快就好了。这个道士现在已出名,各地的病人都去找他治病。凡是找他“治病”的人都说他的“仙药”灵验,药到病除。“有这等事?”张仲景感到这其中一定有秘密。于是他对卫讯说:“你装作病人,到他那里去治病取药。我要查看一下他的仙药究竟是什么?”
卫讯装病去道士那里弄来“仙药”,与张仲景一起把药物一一分开 ,发现四种药物分别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里面并没有香灰、土面等成分。张仲景这时才意识到,那些装神弄鬼、搞歪门邪道的巫医、道士在给人治病时,也不光靠玩神弄鬼,他们手中也有一些民间验方。他们玩神弄鬼是为了骗钱,只有用验方才能把病人治愈,把病人治愈才能出名,以至长久骗人。于是,张仲景把这四味药用在临床中,给一些高烧的病人服用,结果治愈了大量病人,并且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的性命。
后来张仲景把这个药方写进了他所著的《伤寒论》中。由于他的弟子卫讯在道士那里讨药肘,道士称此药是白虎大仙给的,所以张仲景将此药方称作“白虎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