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读《伤寒论》三境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3-18 15:03:12
  • 核心提示: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说过一段充满禅机的智慧语,即参禅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读经典《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说过一段充满禅机的智慧语,即参禅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读经典《伤寒论》何尝不是如此?初读时,所识不深,体悟不透,感条文直白,有方有证,按图索骥,治病实在易,实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再读时,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病机深藏,方证难识,一头雾水,真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熟读精思时,方体悟方证虽直白,病机隐于中,非多思而不得也,证虽繁而病机为要,辨六经方证而主抓病机可举重若轻。开悟时顿感至道不繁,又乃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也。

        与此境有异曲同工之妙者有如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谓之学诗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我们中医读《伤寒论》时,须深思考勤临证,以不断地渐悟、顿悟,直至达到第三境界之透彻圆融,山水都变成了心上的风景,才能大幅度地提升临床疗效,更好地得到病人的认可,真正地复兴中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