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因为清明时节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所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这段时间可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对身体有好处。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
中医认为,清明时节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
种疾病。因而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予以重视。
清明时节适合做一些运动,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例如荡秋千。荡秋千发展到唐代已经是很普遍的民间游戏了。荡秋千的健身效应是全身性的。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还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荡秋千也是一种很好的技巧性活动,而且趣味性强。在汉族、朝鲜族及世界许多民族中都是传统的文体项目,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经常荡秋千者很少发生晕车、晕船的毛病。传统医学还认为,荡秋千是非药物解决忧郁症的好方法。
另外,扫墓时的跪拜磕头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运动。按照中国传统礼数,扫墓时要对祖先进行跪拜,其实,跪拜磕头的动作一直被道家作为养生导引术的一部分,后经中医证实确实有通经活络,防止血管硬化、栓塞的作用,老年人经常仿照跪拜磕头的姿态锻炼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古语云:“逐日常叩首,活到九十九”,这不只是告诉人们虔心孝敬可以长寿,也道出了叩首可以强身的道理。
此外,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适当地进行一些轻松愉悦的户外运动,如登山、骑自行车、跑步、跳绳等,可以疏通冬季里积郁的气血,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使人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提高人体正气,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是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患者,都不要逞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