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话说“平常心”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李南 时间:2008-01-17 14:30:52
  • 核心提示: 近年来,“平常心”一词在报刊上出现频率颇高,不仅是选手竞赛、学生赴试、演员登台时充分发挥自己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学习与工作,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平常心一词在报刊上出现频率颇高,不仅是选手竞赛、学生赴试、演员登台时充分发挥自己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学习与工作,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从前进态势和周围环境上看,大体可分为顺.境和逆境两种状态。所谓顺境,如考取理想学校,求得满意职业,工作出政绩,科研获突破,经商赢得可观效益,也即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人当此境,如不能保持平常心,极易头脑发热,自以为是;或者故步自封,不再刻苦与勤奋;或者架子变大,同周围人群格格不入,甚至胡作非为。这样的人发展下去,大抵结果都不很美妙。像明末的李自成、当代的禹作敏,以及当前某些稍有点名气便目高于顶的“大腕”和明星,就属于这种类型。

        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岂能总是顺水顺风。譬如升学受挫,爱情失恋,事业无成,受到他人的轻视和白眼,甚至遭遇无妄之灾、不白之冤,也是可能的,此为逆境。遭遇逆境时,如不能正确对待,保持平常心,更易发生问题。有的人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有的人不从自身找原因和想办法,怨天尤人;有的人陷于愁苦烦恼中不能自拔,导致身心俱损。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因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二十出头就破格擢任为太中大夫,后遭朝中大臣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陷于愤懑郁闷之中难以解脱,于33岁英年早逝。宋代苏轼曾著文批评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善处穷。今天看来,其主要症结就在于身处逆境没能保持平常心,不知守时待机,创造转化条件,结果未能承受住磨难,演了一出令人叹惋的人生悲剧。

        有无平常心,还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拥有平常心,才能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固有规律去接受和认识人生,从而减少许多无端的烦恼;也才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抛却各种顾虑,襟怀坦荡,能够不看他人眼色挺直腰板做人,不畏首畏尾;就会重结果亦重过程,有心情去欣赏领略身边的蓝天白云、春花秋月等美好自然风光,体验和享受真正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从而使人生更充实、更有滋味。

        平常心为什么如此重要?从其本义上讲,平常心是一种平和正常的心境,属于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大脑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保持平常心,会身心放松,排除杂念干扰,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激发脑细胞的敏锐性,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一个人自身潜力。反之,心境过于狂热或沮丧,会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或过于抑制状态,不能灵敏有效地接收和加工外界信息进行正确反馈,很容易出现心理误区,导致行为失范。 

        从其引申意义上讲,平常心又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生品位,与个人的理想信念和思想修养密切相关。要具备平常心,首先,必须立志高远。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根本宗旨和远大的人生志向,才能做到顺逆不足摇吾志,冷暖不能移吾情,褒贬不可动吾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冷静、清醒、坚定地做自己份内所当为之事。其次,必须对自己科学定位。只有甘于做“平常人”,才能具备“平常心”。要尽可能地摆脱名缰利锁,不鄙薄平凡的岗位和工作,坦然向前。第三,应自信达观。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并伴之以勤奋刻苦的努力,必有收获。第四,应豁达大度。要勇于接受不合己意的结果,遇事想得开,不汲汲于一时的成败与一事的得失,锲而不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