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中医养生:一个“顺”字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霍小卫 时间:2013-07-05 16:32:00
  • 核心提示: 中医学吸收了各家养生学说的精华,荟萃了各家养生学说的特点,包括儒家以德为养、释家以性(心)为养、道家以体为养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科学养生观。历史上既是医家、又是道家的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

        中医学吸收了各家养生学说的精华,荟萃了各家养生学说的特点,包括儒家以德为养、释家以性(心)为养、道家以体为养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科学养生观。历史上既是医家、又是道家的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序》中的一段话,基本概括了养生观的全部。他说:“若能游息虚静,息虑无为,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老是常分也。”。
      “游心虚静,息虑无为”,是说精神养生。养精调神是铸就健康的支柱。要保持精神健康与身体外表健康相一致,调整好心理状态,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志的刺激。这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出一辙。
      “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是说起居养生,要规律、科学地生活。它包括居住的环境、作息的时间、运动和劳动的强度等方面。居住环境宜安静、舒适、卫生,不要追求奢华;起床、睡眠要符合人体的正常节律;活动强度要掌握适中的原则,既不要超出身体的极限,也不要拒绝运动和劳动。
        “摄养无亏”,是说饮食养生。科学的饮食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这是中国人最早创造的“饮食金字塔”,与现代提出的饮食建议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坚持的主副食搭配,以主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的饮食原则是科学的,是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完善和建立我国饮食结构营养观的基础。
      “兼饵良药”,是说药物养生。药物是同疾病作斗争的有力工具,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昌盛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不能盲目排斥或放大药物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药物是人类的朋友,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个危险的朋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指出:“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儒门事亲》)。
      这段话的核心是一个“顺”字,即顺应自然、顺应社会、顺应生活、顺应自我,就是随心、随意、随机、随缘,做到心情顺、饮食顺、起居顺、调养顺即可。养生没有太多的奥妙,也无须刻意做作。世界卫生组织称,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这明确告诉我们,个人的健康和寿命。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