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勤奋长寿懒惰短命

  •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9-07 14:52:00
  • 核心提示:  人生进入老年.究竟是清静休养好.还是勤奋些好呢?当然,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生活习惯、阅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基本上应保持原来的良好习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动脑,多动手。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又首先在于脑的运动。因

      人生进入老年.究竟是清静休养好.还是勤奋些好呢?当然,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生活习惯、阅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基本上应保持原来的良好习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动脑,多动手。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又首先在于脑的运动。因为人的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古今中外大量资料证实,终身勤于学习,善于思索的脑力劳动者多获长寿。因为它推迟了大脑萎缩,防止了大脑老化。协调了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有利于延年益寿。

      “脑怕不用,身怕不动”。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科斯塞利斯和米勒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也越快。相反,人脑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开始得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脑细胞就老化得越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所谓老糊涂.即老年性痴呆病人,其症状大多并不是由疾病引起.更不是因勤于用脑造成的.而多是因长年不用脑而逐渐退化的结果。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中外许多科学家的事迹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高,人的体力和记忆力逐渐减弱,但由于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智力的自然衰退并不明显。我国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是100岁时完成的。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一部重要农业科学著作《农政全书》,是他63岁时才动手写的。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在他80高龄时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篇》,直到这本著作终卷后,于1990年9月与世长辞,享年95岁。进化论的奠基人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60岁以后才写《人和动物的感情表现》。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第1033项专利是在81岁时取得的。

      积极、勤奋,可保持“心理年轻”,延缓衰老。勤奋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前途、事业充满信心、活力和勇气的表现。一位前苏联专家曾提出一个引入深恩的问题:为什么在战争期间发病率反而下降呢?这是由于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精神紧张,生活积极,要寻找出路,摆脱困境,因而充满活力,抗病力强,反之。一个人没有了进取心.充满着失望。就会削弱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_生勤奋治学。上世纪50年代发表了著名的《新人口论》,以后遭到错误批判.但他坚定维护自己的主张。80岁以后.以超人的坚强毅力.自学了俄文。著书立说,一直活到101岁。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治学精神。相反.有些老年人退休后。刚过60岁,就自认“风烛残年”,身心憔悴,过快衰老。

      勤奋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生活、工作方式,当然要合理地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绝不能过分紧张、超负荷运转,更不能忧思重重、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建立蜀汉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成为聪明、智慧的化身。但他由于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终年才54岁。这也是历史的教训。

      生活条件好当然对健康有利,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则对健康有害无利。历代皇帝的生活不可谓不好,但自古帝王多短命。据历史资料.从秦汉至明清,各朝有生卒年可查的皇帝共有209人,其中活过80岁的只有4人。平均寿命39岁。帝王为何短命?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门坐轿乘船,入夜荒淫无度;在精神生活上,勾心斗角,内忧外患,喜怒无常。这样.健康的身体当然与他们无缘。有道是:勤奋是长寿的伴侣.懒惰是短命的朋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