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在其外在行为中有所表现,而一个人的行为也常常反映其内在性格,因此,性格与行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性格及相关行为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具有某种性格及行为特征的人往往容易罹患某种疾病。如争强好胜,做事急躁,容易冲动,多疑敏感,精神易紧张,常有压力感之人易患冠 心病;容易激动、焦虑,心情时常压抑之人易患高血压;有自卑、孤独感,社会关系不和谐之人易患关节炎;对周围有敌意,感情受挫或时常压抑内心情感之人易患溃疡病;固执己见,做事死板,嫉妒心强之人易患头痛;害羞胆怯,谨慎小心,刻板服从,软弱好哭之人易患结肠炎;依赖心强,过度被动,渴望被照顾之人易患哮喘;性格内向,时常克制内心情感之人易患湿疹;自尊心、责任心过强,追求完美,固执刻板之人易患郁证。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确立了A、B、c、D、E五型性格,每一型都有其鲜明的特征。A型:“急躁好胜型”,此类人做事匆忙,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竞争欲.易产生敌意感;B型:“知足常乐型”,与A型性格相反,此类人安于现状,比较没有主见和上进心,喜欢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c型:“忍气吞声型”,此类人做事屈从退缩,易产生孤独无助感,常过度压抑内心的情绪,好生闷气;D型:“孤僻型”,此类人往往沉默寡言,冷漠忧郁,缺乏自信,喜好独处,焦虑易怒;E型:“神经质焦虑型”,此类人多感情丰富,善于思索,消极悲观,常因生活中点滴小事而感焦虑。
研究证明,性格与疾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如A型性格的人大脑皮层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经明显兴奋,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于是出现心率突然加快,血压急剧升高,此种状态易导致动脉血管或粥样斑块的破裂而发生脑出血或急性心梗;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心脏病;血管强烈收缩使心脑血管供血供氧减少,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交感神经兴奋可激活血小板活性,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导致动脉硬化及斑块的形成,构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 B型性格的人懂得知足常乐,往往健康状况良好。c型性格的人由于性格讨度压抑。不良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D型性格的人孤僻忧郁、焦虑易怒,患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可能性高,其致病机理大概是综合了A型与c型性格。E型性格焦虑悲观,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较高,出现诸如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症状。
性格不仅是致病因素,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如医学研究已证实,D型性格的人患心脏病后,生存期明显少于患有同类疾病的A、B、c型性格的人;对于癌症患者,积极的心理可以充分调动病人自身的康复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而有助于癌症的消退。
既然性格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改变性格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缓疾病的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性格并非一成不变。性格的形成除受先天遗传影响外,后天的社会环境及学习等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通过改变行为方式来改变性格,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疾病的预后,益于心身健康。_A型性格的人可在忙碌工作之余多参加户外运动、社会活动或听乐放松心情,遇事多告诫自己沉着冷静;c型性格的人可以通过空地喊叫、摔打物品或体育锻炼等行为方式来发泄内心压抑的情绪,遇事多暗示自己切勿过分忍耐;D型性格的人可以通过饲养宠物、照顾孩子的过程改变独处的习惯,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并在内心压抑、纠结之时暗示自己及时向他人倾诉;E型性格的人应培养爱好,转移注意力,通过丰富的业余生活来减少胡思乱想的时间。另外,辅以恰当的中医治 疗也可以有效改善人的性格,如对于偏阳(亢奋)的A型性格,给予滋阴安神药,可使之趋于安静平和;偏阴(低靡)的c、D、E型性格,可以根据四诊情况适当给予温阳补气药,使之趋于外向活泼。同样,偏“肝郁”的c型性格,可以给予疏肝解郁药;偏“神经质”的E型性格可以给予疏肝健脾养心药。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很多人忙于追求功名成就,常被压力、紧张等情绪困扰,A型与E型性格的人数日益增多。因此,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参加户外运动、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用丰富的业余生活来平复焦躁的内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了以上这些,大家就可以正确判断自己的性格类型并通过“改变行为方式”“中医调理”等方法对性格加以完善,以良好的性格活出健康人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