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长期以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现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已经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识别、诊断和治疗了。
再有,“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摘自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琦主编《中医治未病解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