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两脏血虚,心失所主,肝失所藏而表现出心神及所主官窍组织失养
为主的血虚证候。本证多因内伤劳倦,久病耗伤营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长期出血所
致。在亚健康状态,本证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和年老瘦弱者,常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
【证候特点】
典型表现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
白,脉细。
或见症
耳鸣,肢体麻木,震颤拘挛,或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证候分析】
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量。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则无以调
节血液进入脉道。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安故失眠多梦;血不上荣,则眩晕
耳鸣,面色无华;目为肝之窍,肝血不足,目失滋养则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肝主筋,其华
在爪,筋脉爪甲失血濡养,爪甲可变干枯脆薄,肢体感觉迟钝,麻木不仁,筋脉发生挛急,
出现手足震颤或拘急屈伸不利之状;肝血不足,血海不充,女子月经来源告乏,故经量减少,
色淡质稀,甚至月经闭止;舌淡苔白,脉细均为血虚之故。
【调理原则】
补血养肝,宁心安神。
【调理方法】
1.起居、情志调摄
睡眠充足,起居规律,避免中暑、着凉,随着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保持心境平和,节制房事。
2.运动调摄
适量活动,以放松项目为主,多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等,可
增强体质,从而防止本证的发生。
3.饮食调摄
科学营养,少食辛辣煎炸之品,禁烟酒。
4.食疗
(1)滋补阿胶膏
原料:龙眼肉25g,核桃仁lO0g,黑芝麻50g,冰糖200g,阿胶lO0g。
制法:将龙眼肉、核桃仁、黑芝麻、冰糖同置锅中,加水l000ml,煮至冰糖溶化,再加阿胶,煮至阿胶溶化,拌匀装入容器内,待结成胶冻状。
功效:养心肝,补阴血,延年驻颜。适宜于心肝血虚所引起的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失
眠健忘,肠燥便秘等症。
(2)补血八宝饭
原料:红枣15g,桂圆肉l5g,白扁豆30g,粳米lO0g,当归10g,黄芪l0g,党参20g,
鸡肉80g,植物油lOml,生姜5g,鸡精2g,味精2g,料酒lOml,盐3g,葱l0g。
制法:将红枣、桂圆肉、白扁豆、粳米洗净放入沙锅,加清水煮成饭。同时将当归、黄
芪、党参洗净,以纱布扎紧,入锅熬浓汁。鸡肉洗净切丁,锅中放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加
入鸡肉丁,加生姜、葱、鸡精、料酒、盐煸炒,倒入药汁炒至鸡肉熟香,加入味精,连汤汁
浇在饭上即可食用。
功效:养心益气,补血。适宜于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3)杞圆酒
原料:枸杞子60g,桂圆肉60g,白酒500ml。
制法:将上药捣碎,置于瓶中,入白酒浸泡,封口7天后开启,静置澄清后即可饮用。
每日2次,每次l0~15ml,早晚空腹温饮。
功效:补肝肾,养心脾,益精血。适宜于失眠,头晕目眩,肢倦,食欲不振,心神不安
等症。
(4)龙眼枸杞茶
原料:龙眼肉l0g,枸杞子l0g。
制法:将龙眼肉、枸杞子洗净,放入杯中,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频频饮用,最后将龙眼、枸杞子嚼食。
功效:补血益肝,宁心安神。适宜于血虚心悸,目眩,失眠,健忘等症。
5.中医药调治
(1)酸枣仁汤:酸枣仁l8g,川芎3g,知母6g,茯苓6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
服。
(2)归脾汤:党参l0g,白术l0g,茯苓l0g,黄芪12g,当归l0g,酸枣仁l0g,龙眼肉
12g,木香6g,远志10g,生姜3片,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