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研究新动态 > 正文
  • 常见亚健康的中医证候 心脾两虚证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12 08:26:00
  • 核心提示:心脾两虚证是因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阴血,以及其他原因而导致
    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此型是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类型,在亚健康状态,常见
    于操劳过度,思虑过度的人群。
    【证候特点】
    心悸胸
    心脾两虚证是因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阴血,以及其他原因而导致
    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此型是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类型,在亚健康状态,常见
    于操劳过度,思虑过度的人群。
        【证候特点】
        心悸胸闷,失眠多梦,头晕头昏健忘,面色不华,气短乏力,自汗,食欲不振,脘腹胀
    满,便溏,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等。舌淡,脉细弱。
        因心而影响脾的,以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眩晕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因脾而影响心的
    则以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耐力下降等脾虚症状为主。
        【证候分析】
        本证以心血虚、脾气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胸闷;心神不宁,则失眠多
    梦;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头晕头昏健忘;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则
    自汗,面色不华,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气血两虚则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
    不尽,舌淡,脉细弱。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心主血,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联系。若脾气虚弱则生血
    不足,统摄无权则血液流失,血虚则无以化气而气更虚,两者可互相影响。
        【调理原则】
        补脾养心,补气养血。
        【调理方法】
        1.起居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2.情志调摄
        劳逸适度,避免劳思损伤心脾。
        3.运动调摄
        经常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可以保持机体的机能状态和减缓机能状态的衰退,减少疾病的发
    生,改善生理机能。可选用比较柔缓的运动,如气功、太极剑、八段锦、散步等。
        4.饮食调摄
        清淡饮食,少食油腻、生冷或辛辣食物。
        5.食疗
        (1)龙眼山药糕
        原料:龙眼肉25g,莲子肉25g,淮山药200g,面粉lO0g,白糖适量。
        制法:取龙眼肉(去核)、莲子肉(去心)备用。将山药粉、面粉加水揉成山药面团。
    将面团放在平盘内压平,平铺1层龙眼肉和莲子肉后,上面盖1层山药面,撒上白糖适量,
    上笼蒸熟,晾冷后划成小块即成。早当早点食用,晚作加餐食用。1日吃完此剂,减主食量,连吃半个月以上。
        功效: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安神益智。对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失眠,记忆力减退,
    心悸心慌,食欲减退等症有效。
        (2)归参鳝鱼羹
        原料:潞党参30g,秦当归l5g,活鳝鱼250g,调料适量。
        制法:将当归、党参洗净切片,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日。将鲜活鳝鱼去骨和内脏,去
    头、尾,取肉切成丝。将鳝鱼丝入锅,加水500ml,入药袋,加料酒5g,盐2g,生姜5g,先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煮1小时许,取出药袋,加入葱花、味精少许即成。吃鱼肉喝汤,隔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宜于心脾两虚者,症见失眠多梦,眩晕健忘,神疲乏力,
    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等。
        (3)桂圆白糖饮
        原料:桂圆肉80g(鲜品更佳),白糖30g。
        制法:将桂圆置沙锅内加水反复炖煮后加白糖调和,睡前饮汤食桂圆肉。
        功效:养血益脾,补心安神。主要适宜于心脾两虚之健忘,失眠,倦怠疲乏等症。
        (4)百合莲子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g,莲子30g,百合30g。
        制法:将以上原料洗净,共放沙锅内,加适量水煮汤,调味即可服食。每日1剂,连服
    数天。
        功效:健脾益气,养心安神。适宜于心脾两虚,症见精神不振,夜寐不安,面色无华等。
        6.中医药调治
        (1)归脾汤加减:黄芪30g,炒白术l5g,党参15g,当归15g,茯神15g,远志12g,炒
    枣仁20g,木香10g,龙眼肉3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中成药:安神补脑液,每次lOml,口服,每13 3次。
        7.针灸
        取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心俞、巨阙、神门、内关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