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脾虚湿困即湿困脾土,指脾虚失运导致内湿阻滞,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等因素引起。在亚健康状态,脾虚湿困证多见于成年人,
而以成年肥胖人群居多。
【证候特点】
面色无华,精
脾虚湿困即湿困脾土,指脾虚失运导致内湿阻滞,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等因素引起。在亚健康状态,脾虚湿困证多见于成年人,
而以成年肥胖人群居多。
【证候特点】
面色无华,精神疲惫,疲乏无力,食后欲睡,头重身困,小便短少,甚或浮肿,胸脘痞
闷,食少便溏,女子白带量多。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证候分析】
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故胸脘痞闷,食后欲睡;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滋养,则见面色
无华,精神疲惫;脾主四肢,故见四肢疲乏无力,头重身困;脾虚失运,寒湿困脾,土不制
水,则小便短少,甚或浮肿,白带量多;脾气虚弱,脾阳不振,湿阻中焦,故食少便溏。舌
苔白腻,脉濡缓皆为脾虚湿困之象。
【调理原则】
健脾利湿。
【调理方法】
1.起居调摄
改善居住环境,不要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
2.运动调摄
坚持运动,根据个体差异,可选择跑步、游泳、健身、武术、气功等,每周2~3次,每次0.5~1小时。
3.饮食调摄
节制饮食,注意饮食规律,食量适中,冷热软硬适宜,勿偏嗜五味,勿贪食肥甘、厚腻、
生冷、燥热之品。宜多食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品,如茯苓、玉米须、赤小豆、薏苡仁、山
药、黑豆、冬瓜。忌用苦寒伤脾、豁痰破气之品,慎用辛辣之品。
4.食疗
(1)荷叶鸭子
原料:鸭肉200g,糯米粉25g。
制法:将鸭肉去骨,切成块状。八角茴香5只剁碎,与糯米同炒熟,研成细末备用。再
用酱油、料酒、味精、葱末、姜末及胡椒粉等佐料调成汁,把鸭肉浸入腌渍2小时,再把糯
米粉调入拌匀。一张荷叶切成4块,把鸭肉用荷叶包好,放在盘内,上锅,旺火蒸2小时即
可。隔日l次,佐餐食用。
功效:益气降脂,健脾利湿。适宜于脾虚湿困者。
(2)猪肉淡菜煨萝卜
原料:猪腿肉500g,淡菜lO0g,白萝卜l000g。
制法:淡菜干品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发胀后,洗去杂质,仍泡在原浸液中,备用。猪肉
切块,萝卜切成转刀块。起油锅,放植物油1匙。大火烧热油后,先将猪肉倒入,翻炒3分钟,加黄酒1匙,炒至断生,盛入沙锅内,将淡菜连同浸液一起倒入沙锅内,再加水适量,
用小火煨l小时。然后,倒入萝卜,如水不足,可适量增加,再煨半小时,萝卜熟透,调味
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适宜于脾虚湿困者。
(3)萝卜丝炒牛肉丝
原料:白萝卜500g,瘦牛肉250g。
制法:萝卜、牛肉洗净切细丝。牛肉丝加盐、黄酒、酱油、淀粉芡等,拌匀。起油锅,
放植物油l匙,用大火烧热油后,先炒萝卜丝,加盐适量,炒至八成熟,盛起备用。再起油
锅,放植物油3匙,用大火烧热油后,倒入牛肉丝,翻炒3分钟后,倒人萝卜丝拌匀。再加
黄酒l匙,冷水少许,焖烧3分钟,加香葱拌炒几下,装盆,佐餐食用。
功效:补脾健胃,散血化滞,利水消痰。适宜于脾虚湿困者。
(4)什锦鸟龙粥
原料:生薏苡仁30g,冬瓜仁lO0g,红小豆20g,干荷叶、乌龙茶适量。
制法:干荷叶、乌龙茶用粗纱布包好备用。将生薏苡仁、冬瓜仁、红小豆洗净一起放锅
内加水煮熬至熟,再放入用粗纱布包好的干荷叶及乌龙茶煎7~8分钟,取出纱布包即可食
用,每日早、晚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适宜于脾虚湿困者。
(5)薏米赤豆粥
原料:薏苡仁50g,赤小豆50g,泽泻10g。
制法:将泽泻先煎取汁,用汁与赤小豆、薏苡仁同煮为粥。可作早、晚餐或点心服食。
功效:健脾利湿,减肥。适宜于脾虚湿困者。
(6)鸡丝冬瓜汤
原料:鸡脯肉200g,冬瓜200g,党参3g。
制法:将鸡肉洗净切成丝,冬瓜洗净切成片。先将鸡丝与党参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以小
火炖至八成熟,氽入冬瓜片。加盐、黄酒、味精适量调味,至冬瓜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适宜于脾虚湿困者。
5.中医药调治
(1)平胃散合四君子汤加减:陈皮l0g,厚朴10 g,苍术12g,甘草6g,党参15g,白术l0g,茯苓15g,黄芪15g,当归l0g。每日1剂,水煎服。
(2)防己黄芪汤合二陈汤加减:黄芪15g,苍术l0g,白术l0g,防己10g,茯苓15g,车前草l5g,陈皮10g,薏苡仁20g,半夏10g,桂枝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6.针灸按摩
通过刺激经络和腧穴,健脾和胃,调和气血。常用穴位有合谷、关元、足三里、丰隆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