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脾虚痰阻证是因素体脾气不足,或饮食所伤等原因导致的脾失健运,水液失布,痰湿内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倦怠困重,体胖喜睡,大便偏稀等。在亚健康状态,脾虚痰阻证多与生活饮食习惯及体质因素有关,气郁质、气虚质和阳虚体质易出现
脾虚痰阻证是因素体脾气不足,或饮食所伤等原因导致的脾失健运,水液失布,痰湿内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倦怠困重,体胖喜睡,大便偏稀等。在亚健康状态,脾虚痰阻证多与生活饮食习惯及体质因素有关,气郁质、气虚质和阳虚体质易出现本证,加之生活失常、饮食不节则更易损伤脾胃而致痰湿困阻。
【证候特点】
倦怠困重,神情呆板,精神抑郁或忽哭忽笑,面色白或晦暗而无光泽,体胖喜睡,胸闷腹胀,大便偏稀。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
脾虚痰盛,清阳不升,则倦怠困重,体胖喜睡;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则面色白而无光泽;痰湿内盛,阻滞气机,则胸闷腹胀;心神受蒙,则神情呆板,忽哭忽笑;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脾虚痰阻,则精神抑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则大便不调。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均为脾虚痰阻之表现。
【调理原则】
健脾化痰。
【调理方法】
1.运动调摄
加强体育锻炼,根据个人耐受情况选择锻炼项目,如晨跑、散步、登山等,但不宜参加
游泳项目,运动量不宜过大。
2.饮食调摄
多进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
藕、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
香菇等。不宜进食肥腻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物,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
芝麻等和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助湿生痰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
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3.食疗
(1)蚕豆炖牛肉
原料:鲜蚕豆l50g,瘦牛肉lO0g,福陈皮9g,盐、味精、酱油各少许。
制法:将蚕豆和牛肉洗净、切块,加调料同放沙罐内煨炖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消痰。适宜于脾虚痰阻者。
(2)辟谷仙方
原料:黑豆375g,火麻仁225g,糯米500g。
制法:将黑豆洗净后,蒸3遍晒干去皮。火麻仁浸汤一宿,滤出晒干,去皮淘洗3遍。
捣碎,同黑豆共为末,用糯米粥和成团如拳大。蒸3~5小时后停火冷却5小时,再取出,放于瓷瓶内贮藏。
功效:健脾利水,润肠通便。适宜于脾虚大便不畅者。
(3)茼蒿炒萝卜
原料:白萝卜200 g (切条),茼蒿lOOg(切段),花椒20粒,植物油lO0 g,鸡汤、味
精、香油、盐、淀粉各少许。
制法:先将植物油放入锅中烧热后,放入花椒炸焦黑后捞出,再加入白萝卜条炒。加鸡
汤少许,翻炒至七成熟时加入茼蒿,调加味精、盐适量,熟透后勾加稀淀粉汁,待汤汁稠后
淋加香油少许,出锅即可。
功效:理气宽中,温阳化痰。适宜于脾阳虚痰湿盛者。
4.中医药调治
(1)防己黄芪汤合二陈汤加减:黄芪15g,苍术10g,白术10g,防己l0g,茯苓15g,车前草l5g,陈皮10g,薏苡仁20g,半夏10g,桂枝l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2)参苓白术散加减:莲子肉10g,砂仁8g,薏苡仁l0g,桔梗8g,白扁豆l5g,云苓
15g,人参10g,炙甘草9g,白术15g,淮山药l5g。每日1剂,水煎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