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造成的脑
力和体力的透支。②人体自然衰老;③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和睡眠不足等。④人
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
亚健康可见于中医学的郁证、心悸、胸痹、不寐、头痛、眩晕、虚劳等病证中,多属于
杂病范畴。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七情内伤;饮食不
节;起居无常;劳逸无度;年老体衰;体质偏颇。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导原则》中把亚健康状态分为三类,即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交往亚健康,为亚健康的初步分型提供了思路。最近,有学者总结认为当个体处于亚健康时,主要是有如下几种表现:①躯体不适综合征:表现为身心有不适感,躯体物理检查与实验数据均正常。②亚临床状态综合征:此类症状不具有病理意义,但也查不出具体原因,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等。③病原体携带状态综合征:即个体为病原体携带者,其躯体功能、心理、社会适应状态正常,病原体检查实验值异常,如乙肝病毒、结核菌携带者等。④检验高低值临界状态:即某些临床检查的实验值处于高、低限值,如血糖、血压值的偏高和血钙、血铁等实验值呈偏低状态等。⑤躯体健康处于高致病性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
作为人体的一种状态,亚健康并无器质性病变存在,仅是相对于健康和疾病而言。目前,
对亚健康状态的检测、评估手段很多,但对其诊断上缺乏统一标准。其主要评估方法为:
(①MDl健康评估法:应用MDl显微诊断仪,检测血液中各有效成分的形态和活力,获得细胞水平的真实信息以及自由基的变化情况,并与血液生化检测项目、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质量测量结果作对比分析,对被测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及综合评价。②症状诊断法:鉴于亚健康与CFS有许多相似之处,l99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治疗中心制订了CFS诊断标准;日本厚生省在参考前者基础上,也确定了CFS诊断标准;澳大利亚、英国也分别于l990年及l991年制订相应标准。③问卷评定量表检测:是研究者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基于亚健康状态的身体、心理、社会交往状态等编制的问卷测试表,以了解被测者的健康状态。目前,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康奈尔健康指数(CMI),其内容包括躯体症状、家庭史和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精神症状四部分。
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
代谢疾病等均是亚健康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多种应激因素综合作用、长期积累所致。明显影
响工作效能、生活和学习质量,甚至造成作业失能,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司
机、飞行员等)。易导致心理、精神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严重的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或寿命,易造成英年早逝。
社会竞争使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以及其他不良精神
心理因素的刺激、某些遗传因素均能诱发或直接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因此,对亚健康的干预
应结合社会、卫生学及医学等多学科进行个体化。首先是洞察及缓解诱因,在建立相应健康
档案的基础上采取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健康教育与预防模式,对存在高危因素人群进行必要
的医学追踪,努力预防从健康发展为亚健康、从亚健康到疾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