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静为主
松是前提,静是基础。无论练什么功法,首先要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在练功过程中,身
体任何部位和思想情绪的紧张都必须排除。只有放松,才有利于人静。同样,思想入静也有
利于放松。只要认识到松静的重要性,在练功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偏差。
2.意气相依
“意”是指思想,“气”指的是两个方面,即呼吸之气和练功中体内所产生的效应(如湿热感、麻胀感、磁场感等),通常称之为“内气”。在练功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意念(思想)
的主导作用,用意念去影响呼吸,做到即练意又练气,使得意气结合。但要做到自然,切不
可强行控制呼吸。
3.循序渐进
气功的各种功法,都有它的规律性,有一个逐步熟练的过程。必须按照练功要领和方法
步骤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练,切不可越级以求,也不能急于求成。宜在医师或气功师的指导
下稳步进行。
4.动静结合
气功锻炼根据练功时有无躯体动作分为动功和静功。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所谓静
功是指形体的静,而思维和内脏仍在活动。正因为外静内动,才有利于放松入静。但这还不
够,目前的趋势是除了练静功外,同时在练功之前或之后,练习太极拳等动功,这样才有利
于肌肉、关节的锻炼和内脏功能的提高,对增强免疫机能,延缓衰老,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5.练养相兼
气功属于养生学的范畴,所以在练功的过程中,要练练养养,不能过于急躁。练养相兼
有两种含义,一是在整个学习气功的过程中要注意修心养性,遇事不怒,虚怀若谷,饮食起
居要有规律。要能正确对待突然事件,保持身心平衡。二是在练功过程中,一时不能安静时
可以通过闭目养神,休息片刻,以便在继续练功中获得最佳效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