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气温开始下降,阳虚体质的朋友们的阳虚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畏寒怕冷,手足也一直不温。夏天外界的阳热会让阳虚体质的朋友们症状减轻甚至不明显。秋冬寒冷袭来,怎么在这个秋冬调理改善身体状态?小九和大家一块去看看,如何从饮食、运动、药物、经络调理等方面,避免患上阳虚体质人群常见疾病。
阳虚体质的特征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阳虚体质人群易患疾病
阳气虚损,寒从中生,病理产物得不到代谢,脏腑机能易受损害。
心阳虚衰可导致心脏搏动无力、心脏自身滋养障碍、面色苍白、唇舌苍白、头晕目眩,甚则可有胸闷、心绞痛,心脏搏动过缓,易得冠心病、低血压等疾病。
胃阳虚可体现为腹中冷痛(得温则减)、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厌食,易得胃溃疡等疾病。
脾阳虚体现为四肢不温、久泻久痢、晨起面目水肿、大便溏薄、身体消瘦。
肾阳虚可见周身畏寒,下肢水肿,小便清长,齿摇发脱,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冷不孕、痛经、闭经、带下清稀量多,易患早衰、不孕不育、性功能低减、水肿等疾病。
运动养生
“动能生阳”,所以阳虚体质的人,要加强体育锻炼,一年四季坚持不懈,每天1~2次。
具体项目因个人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广播操、球类活动等,重点加强腰腹部和脊柱的运动,也可于天气晴暖之时,郊游爬山。
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手脚温热、面色红润、微微汗出为度,如出现弦晕、肢体麻木、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应当立即停止运动,补充水分和食物。运动时应避开极端天气,冬季应以室内运动为主,防止感染风寒。
饮食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脾胃之气较弱,稍有不调即容易导致消化类疾病。饮食调养应以温胃健脾为主,温热的食物可以去寒气,清淡的食物可以护脾胃。脾胃消化得好,营养物质得到吸收,身体的能量才能充足。
可以补阳的食物有:韭菜、茴香、茄子、辣椒、龙眼、牛肉、羊肉、狗肉、兔肉、鹿肉、驴肉、鸡肉、鸭肉、鹌鹑、鲍鱼、黄鳝、羊乳、红糖、大料、花椒、胡椒、肉桂、酒等。
阳虚体质者,平时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芹菜、绿豆、蚕豆、绿茶等。
推荐药膳
1、韭菜炒虾仁
原料:韭菜段250克,鲜虾仁100克,姜末、胡椒粉、植物油、盐各适量。
制法:锅内倒入植物油烧热,放入韭菜段翻炒片刻,将鲜虾仁放入锅内再翻炒片刻,放入姜末、胡椒粉、盐调味,炒匀即可。
功效:壮肾阳,温中散寒。
2、五香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人参、龙眼肉、肉桂各10克,干姜15克,胡椒、花椒各3克,大料2枚,葱白1段,料酒、酱油、盐各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煮熟备用;沙锅加水500毫升煮沸,加入人参、龙眼肉、肉桂、干姜、胡椒、花椒、大料、葱白,待复沸后入羊肉块,加入少许料酒、酱油、盐调味,小火慢炖2小时即可。
功效:温中助阳,暖肝开胃。
3、鹿茸炖羊腰
原料:羊红腰1对,鹿茸5克,菟丝子15克,大料2枚,盐、胡椒、料酒、生姜、葱段、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鹿茸研成细末;菟丝子、大料洗净,装入纱布袋中封口;葱、姜洗净,拍破。
羊红腰剖开,去臊膜,洗净切片,入油锅过油取出;将药袋、葱段、姜、料酒、盐同入沙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烧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入羊红腰片、鹿茸粉,炖1小时,用盐、胡椒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血,壮元阳,益精髓,强筋骨。
4、桂花莲子羹
原料:桂花3克(糖腌),莲子50克,红糖1勺。
制法:莲子洗净,去心,用清水泡透,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熟烂,放入糖桂花和红糖,煮沸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隐隐、泛吐清水、饭后腹胀、喜暖喜暗、神疲乏力、四肢不温等疾病。
药物养生
阳虚者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
可以补阳的中药有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葫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海狗肾、海马、羊红膻等。这些中药可以单服,或作为煲汤时的佐料,平时可以选择几种中药泡水喝,代茶饮用。
肢冷畏寒可以单取紫河车3克研粉每日冲服;若肾阳虚甩、早衰、性功能减退,可用冬虫大家庭草1克、枸杞子2克、淫羊藿3克每日代茶饮用;腰膝冷痛、下肢水肿、气短虚喘,可用蛤蚧粉3克、海马粉3克、牛膝30克煎水,每日冲服。另外,还可用人参1棵、鹿茸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海狗肾2个、冬虫夏草3克,用高度白酒2000毫升浸泡一个月,制成药酒,每日饮用一盅,也可使人壮阳回春,精神焕发。
补阳方剂有治疗真阳虚衰的右归丸。此方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可应用于多种由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齿动发脱、阳痿遗精等疾病。
另有桂附地黄丸,原名肾气丸,也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对肾阳虚引起的腰腹冷痛、少腹拘急、下肢水肿有较好疗效。
阳虚体质调补多在冬季。说到冬令进补,大家经常会提到“膏方”和“底补”两种方式。
膏方,又称膏剂,全名为煎膏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其制作方法是采用天然原料加水煎煮,经过浓缩后即成稠糊、半流体状的膏方。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可将煎膏分为清膏和蜜膏两种。原料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蜜膏则是在清膏的基础上加入了蜂蜜。
“底补”就是打基础,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但又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现象。
可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红枣成羊肉红枣汤,也有同样的功效。
经络养生
经脉中督统统领诸条阳经,命门是元阳的居所,精血之海,元气之根,反复按摩腰际命门穴的位置可以助命门之火,壮一身阳气。饮食过后,临睡之前,用手在关元穴的位置反复摩腹,令小腹微热,也可调动身体的阳气生发。
腹中冷痛、大便溏薄可按揉中脘、足三里;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可按摩内关、膻中;下肢水肿、小便清长除按摩命门,关元外,还可加按涌泉、阴陵泉。
阳虚体质的人宜用灸法,可以用硬币大小厚薄的姜片。刺孔若干,贴于神阙、命门、关元等穴位上,捻艾绒如黄豆大小嚣于姜片上点燃,燃尽更换新艾绒,每次15分钟;也可直接拿艾条点燃悬于穴俯,已每次灸15~30分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