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患者自杀,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一)中医辨证调治
1.肝气郁结证
主症:情绪抑郁,不宁,胸部满闷,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
呆,或呕吐,或大便不调,妇女月经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
2.肝郁化火证
主症: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头痛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
3.气滞痰阻证
主症:精神抑郁,胸中窒闷,或兼胁肋胀痛,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
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
4.气滞血瘀证 ,
主症: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胸胁疼痛,月经失调有血块。舌质紫暗,或有
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药:血府逐瘀汤。
5.心脾气血两虚证
主症: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质淡,脉
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丸。
6.忧郁伤神证
主症: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
7.肝郁心虚证
主症:精神抑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方药:柴胡疏肝汤合天王补心丹。
8.肝肾阴虚证
主症:眩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或遗精腰酸,妇女月经不调。舌质红,脉细弦而
数。
治法:补养肝阴,滋水涵木。
方药:滋水清肝饮或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
9.肝郁脾虚证
主症: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腹胀便溏,胸闷脘痞,纳呆嗳气,胁胀呕酸,形瘦神疲。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沉弱。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
方药:逍遥散加陈皮、半夏。
10.肝郁肾虚证
主症:烦躁易怒,胸胁胀痛,汗出尿频,性欲减退,甚则阳痿,精神不振。舌红,苔薄,
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补肾。
方药:一贯煎加五味子、柴胡、白芍。
11.肝郁气虚证
主症:抑郁不快,或烦躁不安,多怒善恐,神疲乏力,胸闷太息,少腹坠胀,月事不调
等。
治法:疏肝补气达郁。
方药: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