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而得名,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
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全年均可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此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此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l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流行。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
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
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者突然起病。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l~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
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
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
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水疱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
消退。
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郁结;病位在肺、脾、心三脏。热毒夹湿从口鼻而人,湿热内郁,发于心脾,心脾积热,因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及四肢,故疱疹以日及四肢为主,普通型有发热,表现为自限性经过的顺证;重症患者则出现逆证,毒热内陷厥阴,蒙蔽心包,扰动肝风,湿热窜及经络,临证可见嗜睡、易惊、肌肉阵挛、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肌肉痿软无力等。逆传属疫毒内陷,阳气外脱,可见皮肤花斑湿冷,继而呼吸急促、喘喝欲脱、脉微欲绝、血色泡沫痰外溢;后遗症期属邪热渐去,气阴亏损,可见低热、心悸、烦躁、肢体痿软等。
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殊疫苗;疾病发生后,西医也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
方法。因此,运用“治未病”思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行之有效
的方法,至少可以控制该病不再发生继发感染以及传染。
一、未病先防
1.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3.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4.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5.本病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6.饭前便后要洗手;夏天不要让孩子多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7.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8.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9.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科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二、中医药预防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的小儿最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湿热体质的少儿作为预防手足口病的
重点人群,应采取预防措施调节其体质。饮食必须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
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西红柿、各类食用菌、薏苡仁、荸荠等。少
食或不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如各类甜食、煎炸食物。每天坚持饮用足量的凉白开水,不要喝
含糖饮料,尽量保持充分的睡眠。
中医药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生津化湿的药方。国家《中医药防治手
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提供了预防手足口病的药方:
1.白菊花6g,生甘草3g,生山楂l0g,以沸水200ml浸泡后加冰糖适量频饮。适用于素有内热的小儿。
2.生薏苡仁l0g,扁豆10g,加冰糖适量,煮粥调服。适用于素有脾胃虚弱的小儿。
上述两方的剂量适用于3-5岁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
药性偏凉,体质虚寒的小孩不宜多喝,可改吃生薏米扁豆粥,调理脾胃。还有可将金银花、
茵陈、冬瓜、扁豆放入水中,煮开后当茶连续饮用几天。
三、疾病早期防变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并发症预防的关键。可以根据小儿的具体症状辨证治疗:
1.若以手足疱疹为主,可用金银花15g,板蓝根l5g,蒲公英l5g,车前草l5g,浮萍
15g,黄柏10g。水煎外洗疱疹处。
2.若以口腔疱疹为主,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任选一种,涂擦口腔患处。
3.若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明显伴有烦躁、哭闹、大便秘结,可以用金银花l5g,淡豆豉
9g,竹叶10g,清茶少许,煎水代茶饮。也可服用黄栀花口服液,每次5~lOml,每日2~3
次。
4.若出现牙龈红肿者,可用板蓝根、黄芩、白鲜片、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5.若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牡丹皮、板蓝根、白鲜片、地肤子、忍冬藤、红
花煎水清洗患处。
6•若出现食欲不振,不必强制进食,可以试一下荷叶薏苡粥。取鲜荷叶一个,洗净切
碎,取薏苡仁20g,大米适量,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四、病后防复
手足口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消失,意味着进入病后恢复期,此时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应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调理,否则容易导致疾病复发。
恢复期主要的临床表现
疱疹渐消,伴有身热渐退,口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
健脾助运,生津养阴。
方药
陈皮6g,厚朴6g,苍术6g,砂仁2g(后下),神曲6g,麦冬9g,芦根9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lOOml,早晚分服。
或以沙参麦冬汤、四君子汤等方剂作为恢复期调护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