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未病先防 > 正文
  • 养生要慎防湿病侵袭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12-09-05 13:53:00
  • 核心提示: 夏季的气温高、降水多。一般而言,人们在夏季普遍注意防暑降温,而对较为隐蔽的湿度却关注不够。其实,夏季较高的湿度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老年人有很大的伤害,中医将导致人体生病的过高湿度称为“

      夏季的气温高、降水多。一般而言,人们在夏季普遍注意防暑降温,而对较为隐蔽的湿度却关注不够。其实,夏季较高的湿度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老年人有很大的伤害,中医将导致人体生病的过高湿度称为“六淫”之邪,即“湿邪”。

        现代医学认为,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40%~55%,对人体最适宜。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人们极易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夏季的高湿常常是伴随着高温天气的,即通常人们说的“高温高湿”、“湿热交加”。在这种气候下,人体就难以通过水分蒸发而保持热量的平衡,于是就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胸闷心悸、精神萎靡、身沉乏力等。当夏季的高湿是出现在阴雨天气时,人体内的松果腺素分泌较多,引起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加之空气中的负离子数量较少,气压较低,人们也会出现无精打采、头昏脑涨、胸闷气短等症状。
            此外,夏季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容易导致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妇女带下等病;“湿邪”侵入关节,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伸屈不利、肌肤麻木等症状;“湿邪”侵入脾胃,还可产生腹泻、尿少、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症。
        因此,老年人夏季养生,除了注意防暑热,还要重视防“湿邪”。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改善居住环境,防暑湿       
        防止潮湿对健康的危害,首先要保持居室的通风干燥。阴雨天或雾天室外湿度较大,可把上风方的门窗大部分关闭,只开下风的门窗,或少开窗户,以减少水气进入室内。天气转晴时打开门窗,将放在挡风处的家具适当搬动,以利空气流通,加速水气蒸发。阴雨天尽量不要在室内晾衣服,淋湿了的衣服、雨伞、鞋袜最好不要带进室内。在居室门口或厨房、客厅门口铺放一块垫布,以除鞋底水渍。使用电风扇、空调器不要过久或降温太低;要常利用空调降湿功能,保证室内湿度不超过60%。
     
        二是改善居住环境,防暑湿   
        老年人宜用扇取凉风。下雨天要及时避雨,防雨淋;万一涉水淋雨,回家后要及时换衣,煮姜红糖水喝;如出大汗衣服湿透,要及时洗澡换衣。还要避免在露天或过道穿堂风处卧睡,以防受凉感冒。如有头痛、身热等症状,可酌情服藿香正气水(或胶囊),缓解不适。

        三是调节饮食结构,防内湿   
        夏天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和冷饮,更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受内湿之毒。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一些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使体内湿热从尿中排出。这类食物有绿豆、红小豆、冬瓜、西瓜、苦瓜等。还要多饮温茶水或淡盐开水,以排除内热湿毒。

        四是坚持适当运动,防外湿   
        夏天要经常到户外活动,但阴天、雾天不要到室外运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抗击湿邪的侵袭。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切勿超负荷运动,以免大汗淋漓,外湿侵袭。
        此外,还要搞好居室卫生和个人卫生,预防真菌病的传播。
        真菌病的防治重点是足癣和头癣,特别是足癣。要养成每日洗脚的习惯,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脚盆,不穿别人的鞋袜。经常洗头,不用别人的梳子,不戴别人帽子。穿着的衣服透气性能要好,以助于吸收体表的水分。阴雨天气衣服极易返潮,甚至发霉,穿着返潮的衣服不仅不舒服,还容易引起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因此要常晒衣物和被褥,以驱潮消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