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未病先防 > 正文
  • 警惕老年体位性低血压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韩咏霞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12-05-03 08:10:00
  • 核心提示: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急剧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所引起的一种血压迅速降低及脑供血不足表现,患者突发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晕厥,有跌倒及骨折的危险,还有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急剧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所引起的一种血压迅速降低及脑供血不足表现,患者突发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晕厥,有跌倒及骨折的危险,还有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老年人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对象,患病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达到15%左右。年龄越大,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越高,尤以75岁老年人患病率为高,可达30%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也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对象,患病率达21.5%~34.6%。

      为何老年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老年人常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其动脉血管弹性减退,并有顺应性的下降。这样,当老年人突然发生体位变化时,由于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差,导致血压骤然下降而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2.许多老年人收缩压的升高要比舒张压更为突出,特别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的长期升高可使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度下降。这样。当老年人体位突然改变时,由于血管调节反应速度慢及血管张力不足,可致血压下降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平日活动较少,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加之服用降压药及利尿剂的机会较多,血容量减少,也会造成老年人在站立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所以,老年人应对体位性低血压提高警惕,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老年人,一方面要加强对原发病的监测与治疗,谨慎使用可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各类药物,如某些降压药、利尿剂、硝酸甘油制剂、镇静剂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平日多喝水,以拥有足够血容量,防止血容量不足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只要身体状况许可,就要多活动,以增强机体的运动耐力。体位改变时应缓慢些,避免骤然站立,以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几率。一旦感到头昏或眩晕应及时平卧,保证脑部血液供应,以免发生晕厥与跌倒,造成意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