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未病先防 > 正文
  • 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干预亚健康之目干涩的调理方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1-13 09:01:00
  • 核心提示: 1.生活起居调摄
    (1)按时作息,尽量避免熬夜。
    (2)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健康体魄,预防感冒,避免鼻泪管堵塞。
    (3)适时做眼保健操,避免眼肌长时间处于一定的痉挛状态。
    (4)睡觉时尽量不要开灯,有睑闭不全者在眼
     1.生活起居调摄
        (1)按时作息,尽量避免熬夜。
        (2)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健康体魄,预防感冒,避免鼻泪管堵塞。
        (3)适时做眼保健操,避免眼肌长时间处于一定的痉挛状态。
        (4)睡觉时尽量不要开灯,有睑闭不全者在眼部要盖上湿餐巾,以避免泪腺分泌的泪液
    水分蒸发。
        (5)长期使用电脑者应注意适时调节用眼;避免长时问观看电视。
        (6)改善学习环境,将灯光调节到适宜光线亮度,避免光线太强或太弱。
        (7)电焊、气焊操作人员应注意戴好防护眼镜,一般人员尽量避免直视电焊、气焊弧
    光。
        (8)眼部湿敷、蒸汽浴。
        (9)运动健身:因人,因时循序渐进,以放松项目为主,如瑜伽、气功、太极拳等。
        (10)娱乐保健,如欣赏音乐、做健美操等。
        2.饮食调摄
        均衡饮食,多吃各种水果、蔬菜(如菠菜、油菜、莴笋叶、韭菜)及动物的肝脏、鱼、
    乳类、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涩有益,尤其是用眼较多,如长时间看电脑屏幕者。忌辛
    燥之品。
        3.食疗
        (1)牡蛎蘑菇紫菜汤
        原料:牡蛎肉250g,蘑菇200g,紫菜30g,香油、盐、生姜、味精适量。
        制法:将蘑菇、生姜一起放入沸水中煮20分钟,再将牡蛎肉、紫菜加入其中,略煮至肉熟,调入香油、盐、味精搅匀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滋阴养肝,益脾补血,明目。适宜于头目眩晕,视物昏花者。
        (2)枸杞菊花茶
        原料:枸杞子l5g,菊花10g。
        制法:将枸杞子、菊花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养阴生津,补益肝肾。适宜于肝肾阴亏,眼睛失养者。
        (3)鸡肝汤
        原料:鸡肝2副,谷精草15g,夜明砂l0g。
        制法:先将鸡肝洗净,同谷精草、夜明砂一起放入盆中,加少量清水,隔水蒸熟,吃肝
    饮汁。
        功效:养阴生津,补益肝肾。适宜于目干涩,视物昏花者。
        (4)红薯叶炒羊肝
        原料:鲜嫩红薯叶lO0g,羊肝90g。
        制法:鲜嫩红薯叶、羊肝嫩炒当菜食。
        功效:养血补肝,明目。适宜于目干涩,视物昏花者。
        (5)黑豆核桃饮
        原料:黑豆500g,核桃仁500g,牛奶、蜂蜜适量。
        制法:将黑豆炒熟,待冷后,磨成粉。核桃仁炒微焦去衣,待冷后捣成泥。取以上两种
    食品各1匙,冲入煮沸的牛奶1杯,加入蜂蜜l匙,早餐后服食。
        功效:增强眼内肌力,加强调节功能,改善眼疲劳的症状。
        (6)参枣茶
        原料:茶叶3g,党参20g,红枣l5枚。
        制法:将茶叶、党参、红枣用水煎服。
        功效:补脾和胃,益气生津。适宜于疲劳时眼干者。
        4.中医辨证调摄
        (1)阴血不足证
        主症:双目干涩,畏光,少泪或无泪,头昏,乏力,易疲劳,心烦,失眠多梦,口干,
    大便干,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炒山药、炙黄芪、炒白芍各30g,山茱萸20~30g,枸杞子、女
    贞子、旱莲草、生熟地各15g,甘草、牡丹皮、当归各l0g,知母6g)。
        (2)脾胃虚弱证
        主症:双目干涩,畏光,少泪或无泪,面色咣白,头晕,活动后气短,乏力,易感冒,
    腹胀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脾益胃升清。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30~50g,当归30g,砂仁、桔梗、白术、陈皮各10g,
    柴胡、升麻、木香、甘草各6g,茯苓12g)。
        (3)湿热壅滞证
        主症:双目干涩,眼前模糊,眼屎多,口黏口苦,口干不欲饮,腹胀乏力,小便黄,大
    便不爽,形体胖,喜饮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黄芩l2g,连翘15g,薏苡仁20g,藿香、白蔻仁、砂仁、竹叶、厚
    朴、木通、滑石、车前子、半夏各lOg)。
        (4)气滞血瘀证
        主症:双目干涩,羞明少泪,常伴头痛,面色暗,经前腹痛,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
    舌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枳壳、桔梗、姜黄、红花、当归各l0g,赤芍、白芍各
    15g,川芎30g,柴胡12g)。
        5.针灸
        选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隔日l次。或选五脏俞穴加膈俞、胃俞、三焦俞,每日针l
    次,留针30分钟,10天1个疗程。除胃俞用泻法外,其余均用补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