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认为在一年的节气变化中,冬至和夏至分别为阴气和阳气的两个极点。冬至伊
始,阳气渐生,阴气渐衰;夏至开始,阴气渐旺,阳气渐衰。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
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
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
正如张介宾所说:“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另根据五行相克关系,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木生火,火生土,火克金,金克木,通过五行相生相克达到机体的和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