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颜色、气味是判断健康的依据
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尿,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机体的进水量和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每天喝水多、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出汗量少,尿量就会增多;相反,如果喝水少、环境温度高或者劳动量大,出汗就会多,若再伴有高热、腹泻等状况,尿量就会明显减少。
医学研究结果,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为1000~2000毫升,平均约为1500毫升。因为一个正常人每天有35~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物质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大概需要500毫升,所以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毫升尿。
因此,医学上规定,当一个人全天(24小时)的尿量超过2500毫升,就属于多尿;如果全天尿量少于500毫升,属于少尿;如果尿量少于100毫升,则属于无尿。
如果一个人排尿量过多,就会造成身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等物质的丢失,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相反,如果排尿量过少,会使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或者无法排出,全身代谢依然会紊乱,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因此,维持正常的尿量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的排尿频率是:正常情况正常人白天排尿应保持在3~5次,夜间排尿为0~2次,每次尿量为200~400毫升。
仔细观察或记录尿量,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用药等有重要意义,比如少尿现象在医学上就是一些严重疾病的发病信号。
尿的颜色常作为观察指标
尿液的颜色是越清越好,如尿液透明且带浅柠檬色,表示健康。清晨的尿液颜色较深、气味比较重这也是正常的。如果尿液黄色中带有红色,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
尿的气味是一项评判标准
正常尿液内含有挥发酸,放置后由于细菌分解尿素而出现氨臭味。若新排的尿液有氨味,可考虑是否息了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如果发现自己的尿液产生发甜的水果味道,就要立即去看医生,检查是否是糖尿病性酸中毒。因为当人体在尽力排除葡萄糖时,血液中酮类物质会释放出这种味道。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