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针炙疗法 > 正文
  • 艾灸治胎位不正

  •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1-01-24 09:14:00
  • 核心提示: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肾经脉气始接之处,刺激至阴能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阴阳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纠正胎位。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肾经脉气始接之处,刺激至阴能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阴阳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纠正胎位。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从而增强胎位的活动,有助于胎位的自转而达到纠正胎位的目的。

      治疗时让孕妇取仰卧位,屈膝,因为此时是腹壁最放松的时候。施治者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孕妇两侧足小趾外侧约1寸(以一韭菜页宽度左右)至阴穴处施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天施灸1~2次,胎位转正即停止。此方法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一般来说,应在孕6个月以后进行,因为6个月以前的胎位不正可能会自行转回去。另外如有脐带绕颈、羊水少、腹壁过紧等情况,则胎位也不易纠正。

      此外对于产妇尿潴留,也可以用针刺配合艾箱灸,效果同样不错。产妇同样取仰卧位,在针刺小腿三阴交穴、阳陵泉穴的同时,用艾箱灸少腹部3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灸完取针。因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有利水、祛湿之功效。三阴交属足三阴经(足太阳脾、足厥阴肝经、足少阴)交会穴,有调理肝、脾、肾之功用。两者并用,效果十分显著。(戴秀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