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针炙疗法 > 正文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20例

  •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 时间:2009-12-04 10:19:00
  • 核心提示:  1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47例,女性73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1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1-30天83例,31—40天31例,40天以上6例。  2治疗方法  早期(1月以内)以疏风通络、调和营卫为主。取穴为风池(双)、翳风、

      1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47例,女性73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1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1-30天83例,31—40天31例,40天以上6例。

      2治疗方法

      早期(1月以内)以疏风通络、调和营卫为主。取穴为风池(双)、翳风、下关、合谷、地仓透颊车。地仓透刺颊车穴以泻为主,捻转。得气后不留针,以达到疏风通络的目的。其余各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进行艾灸,以穴位局部皮肤潮热红晕为度。并注意避风寒。中期(1.5月)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约30分钟,灸法同早期。晚期(1.5月以上)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气虚邪恋,故以补法治疗,得气后留针约40分钟,并在早期穴位的基础上加足三里(双),灸法同上。治疗每口1次,10次为1疗程。

      3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面瘫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人中正,眼闭合正常,未留后遗症。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说笑时有少许口歪。好转:症状基本好转,外观稍有改善,但皱额、闭目、鼓腮塌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120例中,治愈72例(60%)、显效29例(24.2%)、好转17例(14.2%)、无效2例(1.6%),总有效率98.4%。   

      4体会

      周围性面瘫是机体正气不足,颜面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络脉,痹阻气血,筋脉失养,面肌纵缓不收而致。患侧脉络空虚,健侧脉气亢盛,健侧牵引患侧致半身不遂,宜补气活血、疏风通络、调整阴阳,以促进神经系统损伤修复。针灸能温经散寒,针灸结合,可直达病所,起到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和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水肿吸收。调解神经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周围性面瘫尽快治愈的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