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疗法 > 正文
  • 芍药甘草汤加味止面神经痉挛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0-05-15 09:36:00
  • 核心提示:  患者尹某,女,38岁,2010年2月初诊。  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

      患者尹某,女,38岁,2010年2月初诊。

      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面神经痉挛临床并不少见,多以单侧面神经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睡眠不足及情绪波动则症状加重。临床常与针灸、理疗、局部封闭或予缓痉药物作为治疗之法,但收效颇微。

      芍药甘草汤源于《伤寒论》,为阴津不足,筋脉失养所致双脚拘挛而设。但许多医家紧抓“挛急”之症,用于周身各处肌肉痉挛,无论是中枢性或末梢性的,均可缓解其挛急,止其疼痛。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阴液得复,筋脉得养,挛急可止;白头翁苦寒,清热凉血;蜈蚣善通经络,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无处不至,为搜风止痉之药。诸药相参,酸甘化阴,养血柔筋,熄风止痉,效果颇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