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医科普 > 正文
  • 调肺气通鼻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急慢性鼻窦炎是外界邪气(风、寒、热、燥)经鼻腔侵入所致。因邪气太过,正气不敌,客手皮毛及鼻窍,失治误治;成禁忌不时,正邪交争,淤阻于鼻窍,化为秽浊之涕,形成鼻渊(即鼻窦炎),故调肺气——调整肺脏的寒、热、燥、湿,通鼻
    急慢性鼻窦炎是外界邪气(风、寒、热、燥)经鼻腔侵入所致。因邪气太过,正气不敌,客手皮毛及鼻窍,失治误治;成禁忌不时,正邪交争,淤阻于鼻窍,化为秽浊之涕,形成鼻渊(即鼻窦炎),故调肺气——调整肺脏的寒、热、燥、湿,通鼻窍——排出浊涕,通畅鼻腔,为治疗急慢性鼻窦炎之大法。对鼻窦炎的治疗,除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濡之、湿者化之外,因其病机为邪气闭阻、淤结化浊,不通为病,故芳香化浊、芳香通窍治法也颇重要。对急慢性鼻窦炎,可按如下分型治疗: 一、风热闭郁型 多因感受风热外邪,复加辛热饮食刺激而发。此外,感受风寒而素体温热者,治疗不时,郁而化热者,也可防此型治疗。病人发热,头昏头痛,前额为甚,鼻塞,鼻涕黄浊,甚至不闻香臭,时有恶心欲呕,遇热则头昏头痛加重,上颌窦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治以辛凉清肺,化浊通窍。方用自拟辛凉通窍汤:桑叶15克,薄荷15克,金银花15克,杭菊15克,葛根30克,桔梗10克,薏仁25克,川芎20克。白芷15克,甘草10克。肺胃热盛者,加生石膏50克(碎)、黄芩15克。煎服方法:用300毫升水浸泡药物30分钟,武火煎沸,鼻腔吸药蒸气3-5分钟,继服药液150毫升。1小时后,加200毫升开水再煎沸,照前法吸药蒸气、服药液。尔后每隔2小时煎药服液150毫升。若药气已淡,不再鼻吸。此法对萎缩性鼻炎及干燥综合症也有一定疗效。 二、风寒闭组型 为感受风寒,正邪交争,淤阻于鼻窍所致,多见于寒湿内盛或阳虚体质者。症见鼻涕清绿秽浊,鼻塞,头昏头痛,时有恶心,不咳但口中泛痰,或不闻香臭,舌质淡青,舌苔白腻,脉迟或弱。治以辛温散寒或温阳祛寒,佐以通窍化浊。寒湿型用自拟辛温通窍汤:藿香15克,苏叶15克,白芷10克,苍术20克,辛夷15克,葶本15克,川芎20克,薏仁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阳虚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10克,藿香15克,白芷15克,苏叶10克(后下)。煎服法同上型药剂。 此外,还可结合通窍鼻渊散外治。通窍鼻渊散:牙皂、细辛、香草(云南丽江民族药)、麝香,按5:5:10:0.1比例制成极细末。先用自拟辛凉通窍剂或辛温通窍汤薰蒸、服药,用药3~5天后,再用通窍鼻渊散搐鼻,每个鼻孔用0.3克左右,须臾,鼻腔酸辣,喷嚏不止,涕泪交作,浊涕外泄,此为刺激引流法。此法对化脓性急慢性鼻窦炎效果尤佳。对鼻腔干燥或鼻衄者,则不宜用此法。笔者用上法治疗急慢性尽窦炎甚众,疗效颇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