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胃炎120例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冯静娟 田 庆 (1.西安市碑林区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0;2.西安市莲湖区红十字会医院,陕西西安710000) 慢性胃炎临床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病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一般多寻求中医治疗。近几
冯静娟 田 庆
(1.西安市碑林区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0;2.西安市莲湖区红十字会医院,陕西西安710000)
慢性胃炎临床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病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一般多寻求中医治疗。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疏肝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近3年来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全部为3年来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1—31年;平均8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陸胃炎56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32年,平均8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有临床症状,如上腹不适,腹胀、嗳气、恶心、返酸、纳差、乏力、上腹隐痛、消瘦等,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自拟疏肝益气健脾方为基本方:柴胡15—30g,枳壳10一15g,黄芪30g一120g,太子参15-30g,芍药lOg,陈皮12g,川芎lOg,白术lOg,山药10g,茯苓15g,甘草10g、’随症加减:气滞者加五磨饮子(乌药,沉香,槟榔,枳实,木香);湿热加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甘草,大枣);虚寒加归脾汤,胃阴亏虚加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扁豆,天花粉);瘀血停滞加膈下逐瘀汤(当归,桃仁,红花赤芍,香附,元胡,乌药,川芎)。对照组服用香砂养胃胶囊,3桫次(0.35旷粒),3次/d,1个月为1疗程,一般1到6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1]设定。①症状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没有改善。②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活检标准:显效:粘膜组织修复或萎缩逆转,幽门螺旋菌未捡出;有效:粘膜组织病变改善;无效:病理无改善或加重。
3.2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56例,有效5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5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3.3 病理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5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慢性胃炎是目前临床内科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发病率居各种胃病的首位,祖国医学将其列入“胃脘痛”范畴,本病可由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外邪内侵,病后伤胃及脾胃素虚所致。其共同病机是胃气阻滞,失于和降。中医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有关论述也比较多。我们应用疏肝益气健脾法治疗取得了好的疗效,方中柴胡,枳壳,陈皮,川芎疏肝理气,黄芪,太子参,甘草,白术,山药,茯苓益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太子参可调理机体免疫功能,甘草次酸具有中和胃酸、吸附胃蛋白酶作用,保护胃粘膜的屏障作用,枳壳,陈皮,山药对胃粘膜具有修复作用,柴胡、白芍、白术同用有较强杀灭up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缓急止痛之功,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整体机能状态和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能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胃粘膜再生。通过观察,说明了慢性胃炎病位在胃,但病因病机与肝脾的关系非常密切,“都有‘木郁土虚’的共同病理变化……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常易发生本病”,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脾胃升降功能,故本病治疗上应肝胃同治,“因肝气的疏泄,能助健运,则胃不受侮,而自安和,‘此所谓治肝可以治胃。同时,因胃与脾相为表里。脾失健运,则胃失和降,故治疗上应益气健脾,使脾气健运,则胃气和降,诸证具消。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中医传统辩证论治的方法不能丢弃,虽然现在讲究专病用专方治疗,但专方必须配伍精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