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药科普 > 正文
  • 开窍益智石菖蒲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韩德承 时间:2016-02-23 10:14:38
  • 核心提示: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为芳香开窍常用中药,《重庆堂随笔》记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做诗表述菖蒲的养生功效:&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为芳香开窍常用中药,《重庆堂随笔》记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做诗表述菖蒲的养生功效:“古涧坐菖蒲,根瘦节蹙密;仙人敎我服,刀匕蠲百疾。阳狂华阴市,颜朱发如漆;岁久功当成,寿与天地华。”民间有服食石菖蒲可耳聪目明、延年益智之说,石菖蒲也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谓石菖蒲能“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久服轻身延年。”

    中医认为,石菖蒲性微温,味辛,入心、肝、脾经。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化湿、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癫痫、痰厥、热毒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对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胀痛,配合砂仁、厚朴、黄连等,效果也佳。《本经逢原》载:“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现代药理证实,石菖蒲所含的挥发油能镇静,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可杀死腹水癌细胞。据测定,石菖蒲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等挥发油,其次为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等,其煎剂有抗镇静、抗惊厥作用,还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常用验方如下。

    小儿风热癫痫:取石菖蒲、黄连、车前子、生地、苦参、地骨皮各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15丸,不拘早晚,以饭同食。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饴糖、桃、梅等果物。

    健忘:取石菖蒲30克,茯苓60克,远志20克,共为细末,每次口服1克,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

    癫痫:取石菖蒲9克,研为细末(注意忌用铁器),另取猪心1个,洗净用竹刀劈开,将菖蒲末填入,用竹签扎紧,入砂锅炖至猪心烂熟,空腹食心喝汤,每日1次。

    耳聋耳鸣:取石菖蒲60克,用米泔水浸泡一宿,焙干捣碎,水煎取汁备用;另取猪肾1对,洗净劈开,剔去臊筋,切成小块,葱白3段拍扁,粳米90克,共入砂锅,加菖蒲汁及适量清水炖煮成粥,空腹服食。

    特别提示:凡阴虚阳亢、烦躁多汗、咳嗽时血、精液滑泄者慎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