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全身都是宝,橘家“八姐妹”是指我们常见的橘叶、橘皮、橘肉、橘红、橘络、橘核、橘饼、青皮,它们都是很好的中药材,但药用各不同。
橘叶 即橘树的叶子。中医认为,橘叶性平,味辛、苦,具有舒肝、行气、化痰、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肋痛、乳腺炎等.症。如用鲜橘叶5克,捣汁水煎甜酒送服,或将橘叶捣碎外敷,可治疗水肿。
橘 皮即成熟橘子的皮,亦称陈皮。中医认为,陈皮性温,昧辛、苦,具有理气调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的功效,可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咳嗽痰多、呕吐、胸闷、便溏等症。如果治疗产后初期乳腺炎,可用橘皮30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般2-3天可愈,而且不会影响乳汁分泌。如果用来治疗冻疮,每天晚上临睡前,用鲜橘皮适量,煎汤熏洗患部,效果很好。
橘肉 就是橘瓣,中医认为,橘肉性凉,味甘、酸,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症。此外,橘肉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P,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治咳嗽效果好,方法是成熟的橘子1个,用刀削去上面的五分之一,用筷子扎上几个小孔,孔内放人冰糖,蒸熟后吃橘瓣,每天6-10个。
橘红 即橘皮去掉了内层果皮所剩的外层红色薄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红佳品,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他药。”中医认为,橘红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宽中、祛痰散结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恶心呕逆、胸痛胀闷等症。如用橘红若干,研末,用温酒空腹送服,每日2次,每次6克,可治疗产后小便不通。
橘络 是橘瓣上的白色丝络,俗称橘筋,也叫橘网。中医认为,橘络性平,味甘、苦,具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痰滞经络之胸胁胀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如用橘络8克,泡茶饮服,可治咳嗽肋痛。此外,橘络煎汤饮,有解酒效果。
橘核 即橘子的种子。中医认为,橘核性微温,味苦、平,具有理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疝气、睾丸疼痛、甲状腺肿及乳房结块等疾病。如取橘核若干,研末,再用25%酒精或一般甜酒、白酒稀释,调湿,均匀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可治疗乳腺炎。
橘饼 即橘瓣用蜜糖加工而成的食品。中医认为,橘饼味甘,性温,具有宽中理气、润肺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咳嗽痰多、胸腹胀闷等症。如橘饼1个,切成薄片,放入茶壶内,用刚烧沸的开水冲泡,盖上茶壶盖,泡10—15分钟即可,可治疗小儿伤食。
青皮 是橘子未成熟时的果皮,因颜色发青,称青皮。中医认为,青皮性温,味苦、辛,具有舒肝理气、散积化滞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胀闷、疝气、食积、乳房作胀或结块等病症。如用青皮8克,白菊花5克,泡茶饮服,可用于治疗血压低引起的头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