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是由主药与一定的基质l混合制成,供插入人体不同腔道的一种固体制剂。栓剂的熔点接近体温,插入腔道后能迅速熔化、软化,并与分泌液混合而发生作用。栓剂有许多优点,能用于口服给药困难或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如昏迷患者、婴幼儿或哮喘患者);能避免口服药物对胃的刺激及可能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能避免药物被胃酸及消化液破坏;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用于妇科和肛肠病,作用直接而疗效显著。那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弄清塞药部位。栓剂的形状和重量.常因其所施用腔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供成人所用的肛门栓呈锥形,长约3-4厘米,重约2克,小儿用重约1克;阴道栓呈卵形或鸭嘴形,重约5克。塞入哪个腔道不能想当然,而应该看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或药师。
2.弄清塞药深度。肛门栓的药物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1)距肛门口2厘米左右给药时,药物主要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吸收,汇集于下腔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这条途径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2)距肛门口6厘米处给药时,大部分通过直肠上静脉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体循环。此途径具有明显的首过效应。如何才能达到临床所需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给药方法必须正确,如放置药物深度要合适,起全身作用的吲哚美辛栓(用于小儿解热及缓解肌肉痛、关节痛)、萘普生栓(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建议放置于距肛门口2厘米左右;而起局部作用的九华痔疮栓一般放置距肛门口不少于4厘米。因肛门受刺激致使病人会有将栓剂排出的反射及冲动,塞入后宜保持躺姿15分钟以上,通常在睡前用药效果最好。
3.使用前应先将手彻底洗净,而后除去包裹栓剂的铝箔或塑料外包装。
4.天气较热或存放于较热地方,造成栓剂变软以致无法塞入时可将栓剂放置在冰箱内30分钟即可使栓剂变硬,不影响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